原料药发展前景如何-原料药发展前景如何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回顾我国医药行业近五年的发展情况,全国医药生产一直处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 2004年医药行业共实现利润279.55亿元,同比增长9.25%。在主要子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96.65亿元,同比增长15.69%;化学品原料药工业实现利润50亿元,同比下降10.95%;医疗器械工业实现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49.01%;生物制药工业实现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14.22%;中成药工业实现利润74.39亿元,同比增长11.37%。 2005年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459.44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亿元,同比增长26.19%,全年呈现持续加快的增长走势,并创下“十五”期间医药行业的最高增幅。实现工业增加值1475.17亿元,同比增长17.5%;新产品产值621.91亿元,同比增长23.58%。累计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123.84万吨,同比增长36.9%,实现中成药生产75.89万吨,同比增长11.6%。在工业总产值方面,生物生化制品、化学原料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3个分行业呈现快速增势,同比增速分别为36.60%、33.18%和27.76%,均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2006年1-5月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最高的达到了4473237千元,企业资产总计最高的达到了10263812千元,利润总额最高的达到了345829千元,2006年1-5月我国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前十家企业累计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最高的达到了19715人。2006年,医药流通领域的盈利空间随着药品分类管理、药品价格透明化和药品降价等政策的陆续推出而进一步压缩。目前,中国的医药商业竞争非常激烈,但更惨烈的激战还在后头。经过竞争,医药商业完全有进一步集中的可能。相信随着医药电子商务的开放,大的医药物流配送公司和大型医药商业公司的运营成本将会大幅下跌。 为了能够从容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医药企业应留意政府在医疗卫生结构调整和农村医疗保障方面的新动向,尤其要把握好医药行业发展的六大趋势——中成药市场竞争将加剧;处方药生命周期将会缩短;第三终端市场将更活跃;医药市场进一步集中,医药两极分化进一步凸现;政策性降价仍将持续;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企业市场品种结构都将发生更大变化。 本报告共分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医药行业和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接着对生物制药、中药、化学药的发展做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分析了医药行业的经济数据,随后,报告对OTC药品市场、我国农村医药市场和我国主要地区医药行业的发展做了介绍,并对医药行业的重点企业、医药流通、医药行业的并购重组、医药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了透析,最后对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和医药行业的投资进行了分析,还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科学的预测。您若想对医药行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医药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在经历了2006年政策性“寒流”后,今年一季度,我国医药行业景气度开始回升,销售收入和净利润明显高于去年同期,销售毛利率同比也有所提高,这为上半年医药企业业绩的增长开了个好头。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全局性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推开,供给医疗服务的资金量将持续增加,这必将带来药品需求的提高,医药行业的经济状况也会逐步“回暖”。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医药行业整体研发实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明显,虽然今年一季度部分医药企业的投资收益对其净利润增长的贡献很大,但这部分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行业未来发展尚存隐忧。 投资收益助推业绩增长 与去年“增收不增利”的局面形成对照的是,今年1至3月份,作为医药行业经济状况晴雨表的医药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明显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长。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6.54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营业利润91.12亿元,同比增长13.4%,行业毛利率提升一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22.63亿元,同比增长59.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9.68亿元,同比增长也达59.9%。 在医药各子行业中,表现最好的是中药饮片业和化学制剂业。尤其是化学制剂业,去年受行业政策的影响最大,今年初出现强劲反弹,利润同比增长了30.49%,销售毛利率也快速增长。 助推部分医药上市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大增。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医药上市公司投资收益一项总计达8.9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5倍,占今年一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总净利润的39.65%。 有分析人士认为,医药行业正逐步走出去年的“低谷”。虽然今年的政策和监管更趋严厉,但优质医药公司已率先开始复,中报业绩预期良好。随着未来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优质公司市场份额扩大的趋势将更为显著。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医药行业的盈利能力有恢复的迹象,许多化学原料药价格上涨,为相关子行业的业绩增长提供了保障。抗生素系列原料药和维生素系列原料药是最主要的两类原料药产品,而近一年来国内这两大类产品中都出现了一些价格大幅上涨的品种。 普药与医药商业将受惠“医改” 业内人士认为,医改是今年影响医药经济起伏的主要因素,根据目前医改的一些动向可以确定,普药生产企业与医药流通行业将受益较大。目前,国家已经确定基础用药将定点生产,大型普药生产企业的效益改善将逐步显现。 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312.76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45.36亿元,未来投入还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城镇医疗保险覆盖面扩大,以往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将逐步被纳入医保范围,加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增加,这些都将加大医疗服务的消费量。据此,有专家指出,未来4年,按人均新增50元药品消费额计算,全国9亿农民将新增大约450亿元的医药市场空间,而这一增量将主要集中在普药领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行业分析师孙雅娜认为,在药品使用成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普药行业和医药流通行业受医改政策的利好影响会逐步显现。对于大型普药生产企业而言,其产品价格经过多年的市场和政策调整,已经没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医药流通业目前也正在加速市场整合,“它们将在中国农村和社区医疗的建设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期待你的满意!!暑假快乐啊 !
中药制药的工程前景
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还可以。
生物制药专业特色是生物制药已成为国际和国内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制药已成为侦破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点。
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制。同时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将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医疗卫生体系。这两个因素将为生物医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专业定义:
生物制药主要研究生物化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制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生物药物的分析、研发、实验、生产、质检等。常见的生物药物有:疫苗、抗生素、抗毒血清、胰岛素等。
制药类专业就业前景
中药制药工程研究的目的就是在科研成果和产业化生产过程中搭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的构筑,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亦需要各种人才的交流和综合,更需要不同相关行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我们应加强我们国家自己开发、自主创新的制药装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力争今后10~15年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中药制药工程集成技术的创新,特别是产业化生产中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提取、浓缩、纯化过程的工业集成制造技术的创新。“集成制造技术”是一类最新的工业技术概念。在中成药制造业中通过一系列提取、分离、浓缩、纯化操作的有效组合和计算机的集成控制,可实现从中药原料药到目标产品的全程控制,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生产出中成药产品。
二是中药在生物基因工程方面的创新技术及其装备。至2013年研制一种生物药的周期已由原来的5~6年缩短到20个月左右。基因疗法、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加速,预示着生物技术在制药工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三是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技术及其装备的创新。例如:中药荷电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荷电提取温度在80℃以下,防止了中药有效成分与热敏感成分的流失,其前景可观;中药提取液分离与纯化技术的新突破,用中药冷冻浓缩代替真空浓缩,使提取液在0℃以下完成浓缩过程,避免了有效成分因受热时间长而发生变化,同时浓缩物可逆性地溶于水,改善了提取物性能;超临界萃取、大孔树脂吸附、膜分离等技术及其装备的进一步优化及产业化等等。
四是中药粉体工程技术及装备的创新。包括制药粉体机械、粉体过程工艺技术、专用的功能性粉体材料及检测用装备,如制药粉粒体机械为超微粉碎机组;粉体物性测定和试验室研究及设备;制药粉体工程自动化装置及检测、计量传感装置;医药食品功能性粉体材料;制药粉体过程工艺技术(包括超微粉碎及相关技术、复合化及精密包覆技术、粒子设计及表面改性技术、机电一体化及自动化技术、洁净化及安全化技术)。
五是中药干燥工程工艺及装备的创新,特别是干燥方法的创新。如静电干燥技术,比常规热风循环干燥、微波干燥等有更多的优越性。
六是逆流层析分离技术。这是国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项分离技术,利用液液对流分配原理对物质进行分离,具有分离度高、分离量大、分离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适合天然药物和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提纯。
七是中药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中药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组合封闭式数字程控装备的开发是今后10~15年的重点,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数据库网络的建立,传统的中药生产工艺及其装备将会出现一次革命。
在此新的形势下,如何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让传统的中药适应世界医药生产的发展趋势,把中药引向未来,面向世界,造福人类,是中药制药工程发展的重要课题,亦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甲氧苄啶的前景发展
制药类专业就业前景稳定且长期向好。
制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一般是相对较好的。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制药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扩大。
首先,制药行业是一个稳定的行业,因为人们需要药物来治疗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这使得制药公司永远有市场需求。大型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通常会招聘药剂师、化学专家、生物技术专家和临床研究人员等职位,这些职位在制药行业内的需求持续增长。
其次,随着人们对个性化医疗的追求和创新药物的研发,制药领域对研究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从新药研发到临床实验和注册审批,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支持和推动。因此,拥有研发和创新能力的制药专业人才将在就业市场上有更好的机会。
此外,随着全球制药公司对新兴市场的扩张,国际化发展和跨国合作也给制药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国际业务经验的人才将在这个领域有竞争力。
制药类专业的就业方向
从目前行业的整体形势来看,这个专业就业前景稳定且长期向好。 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00余家,以及正在形成的大健康产业集群,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 结合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在新冠疫情肆虐和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企事业单位工作。
化学药的发展现状
1、稳定产量,加强协调。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甲氧苄啶在中国医药市场上仍将保持一定份额,销售额将稳中有升。加上外贸出口部分,十五期间,中国甲氧苄啶产量应保持在1500-2000吨为宜。现在中国甲氧苄啶的产量已经向少数几个大厂集中,规模经济初步形成。4家主要生产厂年生产能力已达1500吨,且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比较相近,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和外贸出口的需要。为了实现甲氧苄啶持续、健康的发展,不宜再建新的生产点。主要生产企业间应加强联系,相互协调,根据市场需求控制总量,稳定价格,提高经济效益。
2、扩大出口,开拓市场。甲氧苄啶作为老牌抗感染药品种,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预计未来在国际市场上仍有较大需求。印度原料药出口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其政府诸多优惠政策的支持,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在调研的基础上采取更加积极的优惠政策,鼓励中国甲氧苄啶等医药原料药出口。
3、不断创新,开发新品。甲氧苄啶和其他抗生素配伍能更好地发挥抗生素的效果,尤其对四环素和庆大霉素的增效作用最明显,可增强十几倍之多。因而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开发出来。日前,中外合资昆明积大制药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头孢氨苄和甲氧苄啶的复方制剂新复片。另外,甲氧苄啶还有抗疟疾作用,2000年8月,中国一研究机构将甲氧苄啶和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等经科学配伍组成新的抗疟药-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已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国内企业应密切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注意信息收集,加强开发研究,向市场推出更好更多的复方制剂。
据《2013-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数据显示,2006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288.81亿元,同比增长16.7%;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501.34亿元,同比增长14.31%。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1258.50亿元,同比增长13.4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1382.54亿元,同比增长14.78%。从利润来看,化学原料药工业为71.99亿元,同比增长17.87%;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115.05亿元,同比增长2.34%,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减缓。
2007年,化学原料药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10.58亿元,同比增长18.51%;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51.52亿元,同比增长14.90%。产品销售收入方面,化学原料药工业为201.61亿元,同比增长14.31%;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231.775亿元,同比增长14.04%。从利润来看,化学原料药工业为11.21亿元,同比增长18.35%;化学药品制剂工业为21.74亿元,同比增长30.49%。
2008年1-10月,医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14.66亿元,同比增长26.45%;实现工业销售产值6110.93亿元,增长达到27.66%。其中,化学药品增长26.21%。
当前,全球制药市场的版图正持续从美国朝全球其他新兴市场转移,2010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七大制药市场。对于中国,化学制药行业是极其重要的,化学制药行业能否长远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医药行业的发展,虽然当前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面临诸多困难,但随着国家医药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制药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庞大的药品消费市场,化学制药业依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化学药在临床用药中所占份额最大,直接受到医改拉动,新医改药品政策推行后,行业的利润向优势企业集中,受到医改拉动的企业和具备仿制药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成为投资重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