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花有什么作用与功效-刺杧柄花素的作用是什么部位

中国保健食品网公布权威保健食品功效 1. 类异戊二烯衍生物 三萜酸、维生素E、皂苷、胡萝卜素类、简单萜类 2. 酚类成分 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苯丙基类化合物 3. 以蛋白质或氨基酸为基础的衍生物 烯丙基-硫-化合物、异硫氰酯类化合物、酰胺类和辣椒素类成分 4. 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低聚糖、非淀粉性多糖 5. 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1.类异戊二烯衍生物 三萜酸 三萜酸中的熊果酸(Ursolic acid)及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在植物界中较广泛地存在。前者在栀子、芦笋、车钱草、女贞子、泽兰等中草药中存在;后者在女贞子、甜菜、楤木、木瓜等中草药中。它们具有抗突变、预防癌症、护肝降酶、抗炎等多方面的活性。它们又可与糖结合形成多种三萜皂苷。 甘草中所含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抗炎、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其苷即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甜味的物质基础,也具有甘草次酸相似的作用。灵芝中含有一系列三萜酸,是灵芝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如灵芝酸A、B、C、D等(Ganoderic acid)具有明显的保护肝脏作用,灵芝酸F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另外茯苓中所含的茯苓酸和泽泻中的三萜类成分也具有生物活性。 淡竹叶中三萜类成分主要有芦竹素(Arundoin)和白茅素(Cylindrin)。淡竹叶的主要药理作用有解热、抑菌、利尿作用。动物实验表明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白茅根中也含有芦竹素和白茅素,具有止血和利尿的作用。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广泛地存在于植物油、全谷类、小麦胚芽、糙米、坚果和其他食物中,沙棘的果肉中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它是公认的强力抗氧化剂,被称为抗御血脂肪过氧化的第一道防线,有抗衰老、预防癌症、防治心脏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健脑以及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等多方面的作用,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具有维生素E生理活性的生育酚和三烯生育酚类共有八种化合物,主要区别在于苯环上甲基取代的数量和位置的不同。其中生物活性最高、天然界分别最广的为α-生育酚。 皂苷 皂苷为糖苷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其非糖部分被称为皂苷元。三萜皂苷是植物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皂苷。其苷元主要是五环三萜和四环三萜类。由于取代和构型的不同,三萜苷元的数量很大。它们常常作为滋补强壮的作用活性存在于保健中草药中,最为著名的是人参、西洋参和三七中所含的各种人参皂苷(Ginsenosides)、绞股蓝皂苷等。甾体皂苷的数量和分别明显少于三萜皂苷,在薯蓣、黄精、玉竹、薤白、知母、麦门冬和蒺藜等中药中存在,通常具有壮阳、防癌、调节血脂和调节血糖等方面的功能。已知的甾体苷元已超过100种,其中多数为螺旋甾烷或呋甾烷,其余为胆甾烷。另外还有一类以甾体生物碱为苷元的皂苷,其分布有限,绝大部分分布于茄科,包括常用蔬菜马铃薯、西红柿、茄子等。 许多含皂苷的植物作为食物有很长的历史,如大豆、豌豆、燕麦、大蒜、马铃薯、洋葱、薯蓣等。皂苷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人参皂苷具有中枢神经调节作用、调节血压作用、降血脂作用、抗肿瘤作用等。柴胡皂苷D具有抗病毒、抗炎、抗肝损害作用。由于植物中的皂苷成分非常复杂,单一成分较难分离,很多皂苷的明确构效关系还很难确定。根据皂苷的功效和作用,可将常用的皂苷的中草药归类如下: 滋补强壮功能:人参、刺五加、绞股蓝、珠子参、山药、黄精、黄芩、麦冬、玉竹、山茱萸、牛膝。 镇静安眠:大枣、酸枣仁、百合,远志、合欢皮。 调节血糖:刺五加、木鳖子、楤木、远志。 抗溃疡:甘草、绞股蓝、金盏花、三七。 抗炎:甘草、积雪草、金盏花。 免疫调节:人参、刺五加、黄芪、楤木、金盏花。 调节血脂:人参、楤木、金盏花、葫芦巴、薤白。 保肝:柴胡。 胡萝卜素类 胡萝卜素类作为色素存在于食用植物中,例如胡萝卜、番茄以及沙棘果实中均有大量存在。其中沙棘果实所含的胡萝卜素成分可达3%以上。最常见的β-胡萝卜素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以及在人群干预试验中,均被证实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枸杞子中含有丰富胡萝卜类成分,特别是鲜枸杞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可高达19.6mg/100g,同时还含有其他胡萝卜素类物质如酸浆果红素(Physalien)、玉蜀黍黄素(Zanxanthin)、隐黄素(Crytoxanthin)等。这些色素类成分与枸杞的明目功效有直接的联系。覆盆子中也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类成分。 简单萜类 药食两用的紫苏叶、高良姜、姜、益智仁、丁香、薄荷、小茴香、八角茴香、砂仁、肉桂以及一些调香料中均有存在。其中有些成分具有生理活性。例如小茴香挥发油中所含的反式茴香脑可以升高白细胞。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脑,Menthol)具有抗炎、清凉、止痛、祛痰等多种作用,在保健食品中广泛应用。紫苏叶中的紫苏醛(Perillaaldhyde)具有镇静、抗真菌等方面的作用。八角中的茴香醛也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富含挥发油的品种还有玫瑰花、代代花、金银花、霍香、香薷等。 萜类挥发油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体现在延长肿瘤潜伏期、减少癌变发生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萜类化合物主要有柠檬烯(Limonene),在柠檬、柑桔、豆蔻、花椒、芹菜子、茴香、佛手、杜鹃、莳萝、薄荷、代代花等植物中存在;桉树脑(Eucalyptol),在橄榄、迷迭香、麝香草、罗勒、熏衣草等植物以及桉树油中存在;左旋葛缕酮(Carvone),在薄荷、莳萝、茵陈篙、白豆蔻等植物中存在。香薷全草含挥发油2%,其中香荆芥酚(Carvacrol)的含量达到70%。香薷含挥发油含量可达2%,其中主要有广霍香醇、广霍香酮和广霍香烯。广霍香挥发油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刺激肠胃运动、促进肠胃分泌解除痉挛等。对病源微生物广霍香挥发油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菊花传统上具有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菊花的挥发油含量约为1.5%,主要成分有龙脑、樟脑、菊油环酮(Chrysanthemon)等。野菊花所含挥发油的含量在0.55%~2%,主要成分有侧柏酮、龙脑、樟脑等。野菊花具有抗病源微生物、降低血压、降血脂等方面的作用。丁香花的挥发油含量很高,一般在16%以上,其中丁香酚(Eugenol)的含量在70%~85%之间,其他主要成分还有乙酰丁香酯(Acetyleugenol)和葎草烯(Humulene)等。丁香具有健胃、抗溃疡、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菌等作用。母菊又称洋甘菊(Matricaria recutita L.)为欧洲常用草药,多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中。此品种现在国内上海、江苏等地有栽培,已成为生长良好的归化植物。其药用部位头状花序含挥发油可高达1.9%。挥发油呈蓝色,其中主要成分为蓝香油奥(Chamazulene)和α-甜没药萜醇(α-bisabolol)。蓝香油奥并不是植物本身所含的成分,它是在水蒸气蒸馏过程中无色母菊素(Matricin)转化过来的。母菊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解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和抗溃疡作用。由于母菊挥发油具有消炎、抗组织胺、抗透明质酸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被广泛用于化妆品特别是婴幼儿护肤用品中。 二、酚类成分 类黄酮 类黄酮是指具有C6-C3-C6基本构造的酚类化合物,根据其中央的吡喃环的不同取代和氧化水平,又分为黄酮(Flavone)、黄酮醇(Flavonols)、异黄酮、黄烷酮、原花色素、查儿酮。类黄酮常与糖相接形成糖苷。又报道记载的天然黄酮超过6000种,其存在形式包括游离形式、糖苷和其他衍生物。 1、黄酮 常见的如木樨草素(Luteolin)和芹菜素(Apigenin)在高等植物中分布十分普遍。前者在金银花等植物中存在,具有抗菌、抗炎、调节血脂、祛痰等多种活性。后者在芹菜中存在,有利尿、调节血压、抗菌、消炎等方面的作用。 2、黄酮醇(Flavonols) 也是在高等植物中广泛分布的成分,特别是木本植物中。常见的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ferol)及杨梅素(Myricetin)等。槲皮素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及其他生理活性。它们与糖结合形成多种黄酮苷,存在于菠菜、侧柏叶、鱼腥草等植物中,有调节血糖、抗病毒、抗炎等多方面的作用。银杏中的黄酮主要以山柰酚、槲皮素和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作为苷元,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此外沙棘、蒲黄等含有的黄酮也均具有改善血液循环等方面的作用。槐米、槐花中含量较高的芦丁,即槲皮素3位葡萄糖苷,小蓟中也含有芦丁,它们均具有止血、抗炎、强心等作用。 3、黄烷酮 橘类黄酮属于黄烷酮在橘皮、青皮、枳壳、枳实、香橼、柠檬等植物中广泛存在。此类黄酮具有解痉挛、升血压、抗溃疡、祛痰抗炎等方面作用。 4、异黄酮 异黄酮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广泛注意的热点之一。已知的异黄酮超过1000种,其中金雀异黄素(Genistein)、芒柄花素(formononetin)、大豆苷元(Daidzein)、鸡豆黄素(Biochanin)为4种具有明确的雌激素样作用的异黄酮苷元,动物试验证明异黄酮与雌二醇一样,能阻止切除卵巢后骨矿物质密度降低。此外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LDL胆固醇的氧化;促进钙离子在细胞内潴留,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金雀异黄素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异黄酮主要分布在豆科植物中,如黄豆中含有很高的大豆苷元、金雀异黄酮为苷元的异黄酮苷,这些糖苷在小肠上端被吸收,由肠道微生物水解成苷元起作用。豆科植物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它含有较高含量的上述四种异黄酮,是一种很好的异黄酮来源,也是国际上异黄酮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葛根是一种常用的药食两用品种,也是一种豆科植物,其中所含的异黄酮含量可高达15%,其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Puerarin)和大豆苷(Daidzin)以及大豆苷元,其中葛根素是以大豆苷元为苷元的8位接葡萄糖的碳苷,大豆苷为大豆苷元的7位葡萄糖苷。 此外葛根还含有金雀异黄素、芒柄花素以及葛根苷A,B等多种异黄酮苷。葛根总黄酮具有调节心脏功能和代谢,扩张冠状血管和脑血管,降低血压、降低血糖、调节血脂、解毒、解酒等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开发保健食品的品种。豆科植物补骨脂除了含有香豆精类、查耳酮类等有效成分,也含有异黄酮成分如新补骨脂异黄酮(Neobavaisoflavone)、补骨脂异黄酮(Corylin)等。补骨脂具有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强心等方面的作用。中药射干是鸢尾苷、鸢尾苷元、野鸢尾苷、野鸢尾苷元、鸢尾异黄酮等多种成分、射干除了具有抗炎解热等作用外,在体外试验中也表现出结合雌激素受体的作用。 苯丙基类化合物 苯丙基类化合物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 1、香豆素(Coumarins) 香豆素分为简单香豆素包括双分子和三分子香豆素的聚合物,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 简单香豆素一般具有抗炎、消肿、解痉挛、镇静、抗菌等作用。伞花内酯(Umbelliferone)存在于芸香、柚皮、花椒等植物中,具有抗菌、降压、抗肿瘤作用。花椒中还含有脱肠草素(Herniarin)。 花椒中所含的香柑内酯(Bergapten)和补骨脂所含的补骨脂内酯(Psoralen)是典型的呋喃香豆素,它们均对皮肤有光敏活性和抗菌作用。花椒中还含有吡喃香豆素花椒内酯。 2、木脂素 木脂素是由2分子或3分子苯丙基以不同形式聚合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存在于葡萄皮及籽中,酿制的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有抗氧化和预防肿瘤的作用。土大黄苷(Rhaponticin)有调节血糖的作用。厚朴中的厚朴酚(Magnolol)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 五味子中所含的木脂素高达10%以上,其中主要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五味子乙素(Wuweizisu-B)等20余种。五味子木脂素具有明确的降酶保肝、抗氧化、中枢镇静、调节血压等多种作用。黑芝麻中含芝麻素(Sesamine)和芝麻林素(Sesamolin)等木脂素,黑芝麻具有降血糖、抗衰老、降血脂等方面功能。 3、酚酸成分 此类成分包括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丹酚酸(Salvinolic acids)、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等。存在于杜仲、莱菔子、泽兰、单参、紫草、莳罗等植物中。它们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止痛等作用。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多酚类化合物 儿茶素及表儿茶素在植物界广泛存在,常形成各种聚合物。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茶、葡萄籽等保健食品,均是取自茶多酚或其多聚物。 儿茶素属于黄烷醇类,在自然界多以其衍生物或者聚合物形式存在。 儿茶素在茶叶、银杏、罗布麻、槟榔存在,表儿茶素在茶叶、银杏、越橘、贯叶连翘等中存在。它们具有止泻、保肝、降低胆固醇、抗炎等方面的作用。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类成分和其他多酚类成分,如花青素、黄酮类成分、酚酸等成分的总称,占茶叶的10%~20%。在未经过发酵的绿茶中儿茶素类成分含量最高,可达25%,主要以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酚儿茶素(Gallocatechin)、表没食子酚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经过发酵的茶叶如红茶、乌龙茶等主要含有上述多酚的缩合物、茶黄素(Theaflavins)、花青素的多聚物合高度缩合的鞣质等。茶叶除了具有由于咖啡因、茶碱、可可碱所引起的提神、利尿作用以外,其茶多酚具有的多种药理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合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特别食儿茶素的作用更为明显,其作用强于广泛应用的生育酚合抗血酸,并与之有协同作用。茶多酚在体外合体内试验中均被证明具有抗突变的阻断亚硝胺形成的作用,亚硝胺是一种很强的致癌物,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茶叶的摄入量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呈现负相关。茶叶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茶多酚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阻断致癌物的形成;对肿瘤细胞的毒化作用;免疫促进作用;抑制致癌过程的启动和促进作用等方面。此外,茶多酚还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的作用。 余甘子为药食两用品种,在民间广泛食用,鲜果含嚼治咽喉炎。余甘子中主要成分为多酚类成分,没食子酸、鞣花酸(Ellagic acid)、鞣云实素(Corilagin)、原诃子酸(Terchebin)、诃子次酸(Chebulic acid)等多种多酚类成分。余甘子具有降低血脂、抗诱变、抗肿瘤、抗氧化等方面作用,临床上对高血压、乙型肝炎、慢性咽炎、延缓衰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使君子科植物诃子也含有较高类似于余甘子的多酚类成分,包括没食子酸、鞣花酸、鞣云实素、原诃子酸、诃子次酸等。诃子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的作用。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含有较高多酚类化合物,如金樱子素A,B,C,D(Laevigatins A,B,C,D)、原花青素等多种成分。金樱子具有抗菌、降血脂、改善肠胃道功能等方面作用。葡萄籽和葡萄皮中也含有大量的多酚类成分,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山楂中表儿茶素和多酚类缩合黄烷聚合物含量很高,是其降血脂、降血压、抗氧化、增强免疫、和保护心肌损伤的有效成分。金荞麦中的多酚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三、以蛋白质或氨基酸为基础的衍生物 烯丙基-硫-化合物 此类成分在葱属植物中广泛存在,如大蒜、洋葱、小葱、冬葱。主要成分有蒜氨酸(Alliin),大蒜被压碎时,在蒜氨酸裂解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变为大蒜素(Allicin)。这是大蒜和葱的发出特殊气味的原因。 洋葱中的主要成分为环蒜氨酸和蒜氨酸的丙基和丙烯基取代物。大蒜中的有效成分为大蒜素。加热和用溶剂的大蒜制剂失去酶活性,不能转变为大蒜素,而大蒜干粉保存了蒜氨酸分解酶的活性。大蒜具有抗氧化活性,在人体试验中具有降低血脂,促进免疫系统,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危险等作用。薤白挥发油中含有蒜氨酸、甲基蒜氨酸等多种含硫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降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异硫氰酯类化合物 此类成分在十字花科蔬菜中较为普遍存在,在花椰菜、球芽甘蓝、花菜、圆白菜和甘蓝中,含量较高。由于发现其对肿瘤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受到国际上广泛重视。异硫氰酯类化合物在植物中以葡萄糖异硫氰酸盐的形式存在,已经报道的葡萄糖异硫氰酸盐超过百种。葡萄糖异硫氰酸盐经水解产生一系列水解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的异硫氰酸盐。在动物实验中,异硫氰酸盐选择性地抑制动物组织肿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异硫氰酸盐有效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致癌物,增强II相代谢酶的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分化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有直接相关。 酰胺类和辣椒素类成分 胡椒中含有酰胺类成分胡椒碱、胡椒酰胺、次胡椒酰胺、胡椒油碱,这些成分是胡椒的有效成分,具有镇静止痛、健胃等作用。 辣椒素类成分是辣椒中所含的具有辣味的一类酸性酰胺类物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分为辣椒素(Capsaicin)及其衍生物,其含量在0.5%~0.9%之间。此外辣椒还含有较高的胡萝卜素类成分(0.35%)、维生素C(0.2%)、黄酮(成皮苷、芦丁)等。辣椒素类成分具有抗炎、镇痛、降血脂、促进免疫、促进胃液分泌、振奋情绪等作用。 四、碳水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维生素C 在蔬菜、水果中广泛存在,例如猕猴桃、沙棘果、酸枣、刺梨果、野玫瑰果等。大量研究证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药食两用品种余甘子和中药诃子、金樱子中也含有较高含量的维生素C,可用于提取天然维生素C。如金樱子的含量可达1.5%,可用于生产多种保健食品和高维生素C袋泡饮料等产品。 低聚糖 指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等。低聚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双歧杆菌的增值,抑制肠道有害菌;改善便秘;降低血脂等。 非淀粉性多糖 在提高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保健中药如枸杞、地黄、当归、*羊藿、灵芝、人参、黄芪、女贞子、牛膝、薏苡仁、山药、刺五加、苍术、桑白皮及一些菌类如木耳、香菇、紫菜、昆布、银耳等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用于肿瘤的预防和辅助治疗。很多多糖还具有降血糖、抗炎、抗衰老等多方面作用。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分子量、溶解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由于多糖的结构非常复杂,许多结构上的立体构型和构像还需要进一步阐明,所以多糖构效关系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五、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二十二碳五烯酸(Docosapentaenoic acid,DP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Linoleic acid)、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 不饱和脂肪酸对调节血脂、肿瘤预防、改善记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流行的月见草油、薏苡仁油以及沙棘油中均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紫苏子、芹菜籽、桃仁中含有较高的γ-亚麻酸,他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对于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炎症具有很好改善症状的作用。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海鱼的油中含量很高,很多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摄入适量的鱼油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亡率。

在中草药中有三菱这种药吗?它和三棱有什么关系?希望能指点一下,非常感谢。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苜蓿别名 4 苜蓿的营养成分 5 苜蓿的营养价值分析 6 适合吃苜蓿的人 7 苜蓿的食疗功效 8 苜蓿的推荐食用量 9 苜蓿的食用建议 10 《全国中草药汇编》·苜蓿 10.1 拼音名 10.2 草头的别名 10.3 来源 10.4 生境分布 10.5 化学成份 10.6 性味 10.7 功能主治 10.8 草头的用法用量 10.9 摘录 11 《中华本草》·苜蓿 11.1 出处 11.2 拼音名 11.3 英文名 11.4 草头的别名 11.5 来源 11.6 原形态 11.7 生境分布 11.8 化学成份 11.9 草头的药理作用 11.10 性味 11.11 归经 11.12 功能主治 11.13 草头的用法用量 11.14 各家论述 11.15 摘录 12 参考资料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苜蓿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苜蓿 已经自动替换为 草头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cǎo tóu

2 概述

草头为豆科植物紫草头的嫩茎叶,草头的营养价值很高,是我国古老的蔬菜之一。

3 草头别名

草头又称金花菜、苜蓿

4 草头的营养成分

草头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29.5克、碳水化合物48.5克、钙840毫克、磷320毫克、铁18毫克、硫胺素0.1毫克、核黄素0.73毫克、尼克酸2.2毫克、维生素C 118毫克[1]。

5 草头的营养价值分析

草头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因而可作为治疗贫血的辅助食品,草头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成分,可治疗恶性贫血;

此外,草头还含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民间常用来治疗胃病或痔疮出血,有些验方用它来治胃或痔、肠出血。

草头中还含草头素和草头酚等物质,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支气管炎有一定疗效。

另外草头中含有粗纤维,可促进大肠蠕动,有助于大便及毒素的排泄,防治大便秘结和肠癌。

而且草头中所含的草头素能抑制肠道收缩,增加血中甲状腺素的含量,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抗癌作用。

6 适合吃草头的人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草头。

1. 气管炎、贫血、恶性贫血、支气管炎、湿热、黄疸、尿黄、目赤、肠炎、夜盲、便秘、肠癌、膀胱结石以及胃或痔、肠出血等病症的患者可以多食草头;

2. 尿路结石、大便溏薄者慎食草头。

7 草头的食疗功效

草头性平、味苦,有清热利淡、舒筋活络、利肠等作用,还可辅助治疗湿热黄疽、尿路结石、目黄赤及夜盲等症[1]。

草头具有清热利尿、舒筋活络、疏利肠道、排石、补血止喘的功效;还具有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胱结石的功效。

草头主治气管炎、贫血、湿热黄疸、尿黄及目赤、肠炎、夜盲、膀胱结石等病症。

8 草头的推荐食用量

每餐50~80克

9 草头的食用建议

草头宜炒食。

10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头 10.1 拼音名

Mù Xu

10.2 草头的别名

紫草头、紫花草头、蓿草

10.3 来源

豆科草头Medicago sativa L.,以全草入药。

10.4 生境分布

各地栽培。

10.5 化学成份

根含有结晶性皂甙,水解产生草头酸(medicagemic acid)及三种三萜皂甙氨基酸等。

叶含有芒柄花醇(ononitol)、维生素A元及C、D、E、K等。

胚乳含有维尔宁(蚕豆喋呤核甙,vernin,C10H13O5N5)。

10.6 性味

苦、微涩,平。

10.7 功能主治

健胃,清热利尿。主治肠炎,尿路结石,夜盲。

10.8 草头的用法用量

0.5~1两。或鲜草2~3两,捣汁服。

10.9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11 《中华本草》·草头 11.1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1.2 拼音名

Mù Xu

11.3 英文名

Herb of Alfalfa, Herb of California Burclover,Alfalfa,Lucerne

11.4 草头的别名

牧蓿、木粟、怀风、光风、连枝草、光风草、南草头、金花菜、苜蓿、母齐头、黄花草子、磨盘草子、黄花菜。

11.5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紫草头或南草头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dicago hispida Gaertn. [M.denticulata Willd.non L.]2.Medicago sativ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收割,晒干,或鲜用。

11.6 原形态

1.紫草头,多年生宿根草本。主根长达25m。根茎发达;有蔓茎或无,茎高30100cm,直立或匍匐,光滑,多分枝,约在1525枝不等。3出复叶,小叶片倒卵状长圆形,长22.5cm,仅上部尖端有锯齿;小叶顶端有中肋突出;叶柄长而平滑;托叶大。花梗由叶腋抽出,花有短柄;825朵形成簇状的总状花序;萼钟状,有5齿;花冠紫色。荚果螺旋形,23绕不等,稍有毛,黑褐色,不开裂。种子18粒,肾形,黄褐色,很小。花期56月。

2.南草头,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小叶阔卵形或倒心形,先端稍圆或凹入,上部有锯齿,下部楔形。花**。荚果螺旋形,无深沟,有突起疏刺。

11.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紫草头:生于旷野和田间。

2.南草头:长江下游有栽培。

资源分布:1.紫草头分布很广,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

2.南草头分布我国中部、南部;长江下游有栽培。

11.8 化学成份

紫草头含皂甙。卢瑟醇(Lucernol)、草头酚(Sativol)、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刺芒柄花素(Formonoin)、大豆黄酮(Daidzein)等异黄酮衍生物,草头素(Tricin),瓜氨酸(Citrulline),刀豆酸(C *** ine)。以干重计含蛋白质21.837.6%、糖4.09.5%。腐草含紫草头酚(Dicoumarol)。叶含B甲基D葡萄糖甙、4o甲基内消旋肌醇(Ononitol)、l半乳庚酮糖(lGalactoheptulose)。此外,叶和茎都含果胶酸。花含花色甙:紫草头的蓝色和紫色花主含飞燕草素(Delphinidin)的3,5二葡萄糖甙、矮牵牛素(Petunidin)和锦葵花素(Malvidin);花中挥发成分有:芳樟醇(Linalool)、月桂烯(Myrcene)、柠檬烯(Limonene)。种子含高水苏堿(Homostachydrine)、水苏堿(Stachydrine)、唾液酸(Sialic acid)。南草头含胡萝卜素(Carotene)。

11.9 草头的药理作用

紫草头中提出的草头素对离体豚鼠肠管有松弛作用,但并不使羊引起臌胀。草头素在2×10(5)浓度时能显著抑制离休兔小肠之收缩,4mg草头素注入在位兔小肠腔,可使蠕动收缩减慢。甲基草头素本身对离体兔小肠无明显作用,但如先加入浴管中,可轻度拮抗草头素的作用。用紫草头鲜叶作饲料,可能引起动物严重臌胀,胃中气压太大可压迫横膈及血管,使动物窒息而。草头素尚有轻度的抗氧化作用,可防止肾上腺素的氧化,并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全草提取物能抑制结核杆菌的生长,并对小鼠脊髓灰白质炎有效。牲畜饲以南草头的变种Medicago hispida Gaertn.var.denticulata草后,能产生对光过敏性皮炎。

11.10 性味

苦;平;无毒

11.11 归经

脾;胃;肾经

11.12 功能主治

清脾胃;清湿热;利尿;消肿。主尿结石;膀胱结石;水肿;淋症;消渴

11.13 草头的用法用量

内服:捣汁,35两;研末,23钱。

11.14 各家论述

1.孟诜:利五脏,洗去脾胃间邪气,诸恶热毒。

2.《日华子本草》:去腹藏邪气,脾胃间热气,通小肠。

3.《本草衍义》:利大小肠。

4.《现代实用中药》:治尿酸性膀胱结石。

11.15 摘录

中药材名“****降香”怎么读?如何发音?

你说的应该是三棱

〔出处〕 《本草拾遗》。三棱原态

药材学名 RHIZOMA SPARGANII

别名黑三棱

基原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冬季至次年春采挖,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植株质地疏松呈海绵质,绿色。根状茎圆柱形,横走于泥中,下生粗短的块茎及多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叶丛生,排成2列,长条形,长60~95厘米,宽8~14毫米,先端钝,全缘,中脉在下面突出成棱,基部鞘状,三棱形,抱茎。6~7月间从叶丛间生出花萼,不分枝或分枝,具叶状苞片,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密集成圆头状,排成疏离穗状花序,雄花具有3雄蕊,雌花具单心皮雌蕊,或少为2个离生的单雌蕊。果为核果状,具棱角。分布于东北、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各省区及西藏。

制法

三棱:除去杂质,浸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醋三棱:取净三棱片,照醋炙法(附录Ⅱ D)炒至色变深。每100Kg三棱,用醋15kg。

性状本品呈圆锥形,略扁,长2~6cm ,直径2~4cm 。表面黄白色或灰**,有刀削痕,须根痕小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体重,质坚实。无臭,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鉴别本品横切面:皮层为通气组织,薄壁细胞分枝状,枝端彼此相连,形成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细胞排列紧密。中柱薄壁细胞类圆形,壁略厚,内含淀粉粒;维管束外韧型及周木型,散列,导管非木化。皮层及中柱均散有分泌细胞,内含棕红色分泌物。

性味归经辛、苦,平。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用法用量 4.5~9g。

注意孕妇禁用,月经过多者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备注(1)同属植物的块茎作三棱入药的还有:1.细叶黑三棱:Sparganium stenophyllum Maxim.其特点在于根状茎短不横走,叶窄条形,宽2~3毫米,花穗无梗。2.小黑三棱:Sparganium simplex Huds.特征为叶宽条形,扁平,宽5~8毫米,最下部花穗有梗。二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河北等省。

摘录《中国药典》

药理作用

1.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三棱水煎者沸30min,制成含生药75%的煎剂,在100ml保养液中加入三棱煎剂0.2ml,观察对离体肠管的影响,实验重复8次,结果表明,三棱可引起肠管收缩加强,紧张性升高,但其作用可被不同浓度的阿托品所拮抗。对离体兔子宫也有兴奋作用。

2.对大白鼠血液凝固的影响 大鼠体重200±50g左右,禁食(不禁水)14-15小时,ig三棱煎剂6-8ml,连续2次,间隔1.5小时,总量相当中药15-20g,给药后1.5h,麻醉后自颈总动脉放血。对照组用自来水。观察药物对体外血栓形成的时间,长度,重量,血小板计数和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以及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见表1-4。有报道用小鼠做三棱的活血作用,结果表明三棱水煎剂ig给药(每只相当生药10g),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和减轻重量的作用,还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及部分凝血致活酶的趋势,降低全血粘度。其结果对传统的活血化瘀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实验中还发现荆三棱(Scirpusyagara)的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的作用强于本品,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抑制作用,则本品强于荆三棱。

中药化学成分

黑三棱,块茎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benzeneethanol),对苯二酚(1,4-benzenediol),十六酸(hexadecanoic acid),还有去氢木香内酯(dehydrocostuslactone),3,4-二氢-8-羟基-3-甲基-1H2-苯并吡喃-4-酮(3,4-dihydro-8-hydroxy-3-methyl-1H-2-benzopyran-4-one),1-羟基-2-乙酰基-4-甲基苯(1-hydroxy-2-acetyl-4-methylbenzene),β榄香烯(β-elemene),2-呋喃醇(2-furanmethanol),2-乙酰基吡咯(2-acetylpyrrole)等共21个成分。又含多种有机酸:琥珀酸(succinic acid),三棱酸(sanleng acid),9-11-十八碳二烯酸(9-11-octadedicenoic acid),9-12-十八碳二烯酸(9-12-octadedicenoic acid),10-十九烯酸(10-nonadecenoic acid),11-二十烯酸(11-eicosenoic acid),苯甲酸(benzoic acid),3-苯-2-丙烯酸(3-phenyl-2-propeno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癸二酸(decanedioic acid)以及含有C8-C10、C12、C14-C20的脂肪酸。还含刺芒柄花素(formonet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

2.小黑三棱,叶、根含生物碱;地上茎含维生素C。

功效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考证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科属分类

黑三棱科

拉丁文名

1.Rhizoma Sparganii Stoloniferi

2.Rhizoma Sparganii Stenophylli

3.Rhizoma Sparganii Simplecis

药(毒)理学

本品水煎剂(4g生药/ml)ig给药,NIH小鼠10只,剂量480g生药/kg,连续7日,ig后活动减少,静卧不动,d2恢复正常,未见亡;ig给药,观察7d,LD50为233.3±9.9g生药/kg。亡前出现短暂的抽搐、惊跳、呼吸抑制而亡。

主治

症瘕痞块;瘀滞经闭;痛经;食积胀痛;跌年伤痛

1.化学成分: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苯乙醇、对苯二酚、十六酸,去茎木香内酯等以及多种有机酸。

2.药理作用:水提物能显著延长凝血酶对人纤维蛋白的凝聚时间;水煎剂能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能明显延长血浆凝血酶时间和白陶土部分凝血时间;能抗体外血栓形成,并使血栓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血栓重量减轻,能使优球蛋白时间缩短。水煎剂对离体家兔子宫有兴奋作用。

[编辑本段]生态环境

1.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

2.生于沼泽地。

3.生于池沼及水沟等地。

[编辑本段]各家论述

1.王好古:三棱,破血中之气,肝经血分药也。三棱、莪术治积块疮硬者,乃坚者削之也。......通肝经积血。治疮肿坚硬。

2.《纲目》:三棱能破气散结,故能治诸病,其功可近于香附而力峻,故难久服。

3.《医学衷中参西录》:三棱气味俱淡,微有辛意;莪术味微苦,气微香,亦微有辛意,性皆微温,为化瘀血之要药。以治男子痃癖,女子症瘕,月经不通,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其行气之力,又能治心腹疼痛、胁下胀疼,一切血凝气滞之症。若与参、术、芪诸药并用,大能开胃进食,调血和血。若细核二药之区别,化血之力三棱优于莪术,理气之力莪术优于三棱。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脉不调,心腹痛,落胎,消恶血,补劳,通月经,治气胀,消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运并宿血不下。

5.《开宝本草》:主老癖症瘕结块。

6.《医学启源》:主心膈痛,饮食不消,破气。

7.《本草经疏》:三棱,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老癖症瘕积聚结块,未有不由血瘀、气结、食停所致,苦能泄而辛能散,甘能和而入脾,血属阴而有形,此所以能治一切凝结停滞有形之坚积也。洁古谓其能泻真气,真气虚者勿用,此见谛之言也。故凡用以消导,必资人参、芍药、地黄之力,而后可以无弊,观东垣五积方皆有人参,意可知矣。何者?盖积聚症瘕,必由元气不足,不能运化流行致之,欲其消也,必借脾胃气旺,能渐渐消磨开散,以收平复之功,如只一味专用克消,则脾胃之气愈弱,后天之气益亏,将见故者不去,新者复至矣。戒之哉。

8.《本草图经》:今三棱荆、湘、江、淮水泽之间皆有。叶如莎草,极长,茎三棱如削,大如人指,高五、六尺,茎端开花,大体皆如莎草而大,生水际及浅水中,苗下即魁,其旁有根横贯,一根则连数魁,魁上发苗,采时断其苗及横根。形扁如鲫鱼者,三棱也;根末将尽一魁,未发苗,小圆如乌梅者,黑三棱也;又根之端,钩屈如爪者,为鸡爪三棱,皆皮黑肌白而至轻。三者本一物,但力有刚柔,各适其用,因其形为名,如乌头、乌喙,云母、云华之类,本非两物也。今人乃妄以凫茨、香附子为之。又《本草》谓京三棱形如鲫鱼,黑三棱形如乌梅而轻,今红蒲根至坚重,刻削而成,莫知形体,又叶扁茎圆,不复有三棱处,不知何缘名三棱也。今三棱皆独旁引二根,无直下根,其形大体多亦如鲫鱼。

采收和储藏

秋、冬二季均可采收,挖取块茎后,去掉茎叶及须根,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编辑本段]资源分布

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河北等地。

3.分布于东北各地。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气虚体弱,血枯经闭及孕妇忌服。《医学启源》:破气损真,气虚人不用。《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得配本草》:素有血症者禁用。

[编辑本段]动植物形态

1.黑三棱,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块茎。茎直立,圆柱形,光滑。叶丛生,2列;叶片线形,长60-95cm,宽约2cm,先端渐失,基部拖茎,下面具1条纵校。花茎由叶丛中抽出,单一,有时分枝;花单性,雌雄同株,集成头状花序,有叶状苞片;雄花序位于雌花序的上部,直径约10mm,通常2-10个;雌花序直径12mm以上,通常1-3个;雄花花被片3-4,倒披外形,雄蕊3;雌花有雌蕊1,罕为2,子房纺锤形,花柱

长,柱头狭披针形。聚花果直径约2cm,核果倒卵状圆锥形,长6-10mm,径4-5mm,先端有锐尖头,花被宿存。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池沼或水沟等处。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陕西、宁夏、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2.细叶黑,本种与黑三陵的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矮小,根茎短,块茎较小,茎直立,纤细、叶片决条形,长达65cm,宽2.5-4mm,中脉明显 雌花序1-2(-3)个,无模,球形,直径约8mm,雌花密集,花被叶膜质,倒卵形或狭倒卵形,长1.5-2.5mm ,雌蕊长约3.5mm,子房狭长,上部变细成花注,柱头狭长圆形;雄花序通常7个左右,本月茎或分校预部,谁花密集,花被片3,膜质,狭匙形或匙状条形术1.5-2mm,雄蕊3,长2-3mm,有长花丝。

3.小黑三棱,本种与前两种的主要区别在于:茎不分校,通常无根茎,块望较小。叶片狭条形,长达60cm,宽5-8mm,中脉明显。雌花序2-4(-6)个,最卜面的1-2个有便,球形,直径约8mm,雌花密储,花被片3-4,狭匙形,有不整齐小齿,雌蕊纹外向锤形,长约5mm,花柱长约2mm,柱头钻形;雄蕴含序5-7个,雄花密集,花被片膜质,近狭条表,长约3mm,雄花长达5mm。聚花果直径约1.5cm;果实纺锤形,先端渐狭,有宿存花被片。

此外,在吉林、安徽和江苏等省的个别地区用莎草科植物荆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的块茎作三棱商品收购。

功效分类

活血药;行气药

[编辑本段]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善 喜暖湿润气候,宜在向阳、低湿的环境中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可栽种在沟渠、池塘的浅水处,也可栽在水田里。

栽培技术用块茎繁殖。冬季收获的块茎,放于客中贮藏,翌春用贮存的块茎或临时挖取的块茎为繁殖材料,按30cm开穴、深约10cm,每穴平放块茎2-3个,栽后浇灌清水,经常保持

有水。

田间管理苗出齐后,须经常拔除杂草;生长期中追肥2次,夯苗后追肥1次,以人畜粪水为主,也可施用硫酸按,5-6月进行第2次追肥,先撤施草木灰或圈肥及过磷酸钙,施后中耕薅到土里,并实行浅水灌溉,切忌断水干旱。 冬季苗枯时收获,割去枯残茎叶,挖取块茎,洗净,晒至八成平时,放入竹笼里,撞去须根和粗皮,或削去外皮,晒或炕至全干。

[编辑本段]炮制方法

三棱: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醋三棱:取净三棱置开水锅内浸没,煮至五、六成透时,加醋再煮至八成透,停止加水,并停止续火,留在锅内闷透,吸尽余汤,捞出,晾至外皮无水分,切片,晒干。(每三棱100斤,用醋30斤)。麸炒制:取麦麸炒至冒烟时,加入三棱片,炒至**,筛去麦麸。每三棱片10公斤,用麦麸1公斤。酒麸制:麦麸炒热,再加经水、酒闷4小时的三棱片,炒至**,筛去麦麸。每三棱片10公斤,用酒、麦麸、水各0、5公斤。

[编辑本段]生药材鉴定

(1)黑三棱块茎圆锥形或倒卵形,略扁,上圆下尖,下端稍弯曲,长2-10Cm,直径2-4Cm。表 面黄白色或灰**,有刀削痕,顶端有茎痕;须根痕点状,略呈横向环状排列,两侧的须根浪较粗。体重,质坚实,难碎断,入水下沉。碎断面灰**或浅棕色,稍平坦,有多数散在的小点及条状根纹。气微,嚼之略苦涩、微麻辣。以体重、质坚实、黄白色者为佳。

(2)细叶黑三棱本品与黑三棱相似,推块茎较小。

(3)小黑三校本品与黑三棱相似,但块茎较小。

显微鉴别

黑三陵,块茎横切面:残存的皮层为通气组织,有较大的细胞间隙,内皮层为1列切向延长的细胞,有的细胞内壁及侧壁增厚。中柱薄壁细胞类多角形,壁略厚,维管束周木型或外韧型,星散排列,外有维管束鞘纤维、导管及纤维非木化。薄壁细胞间散有多数分泌细胞。薄壁细胞含有多数淀粉粒。在残存的皮层细胞中偶见草酸钙簇晶。

性味

味辛;涩;凉

药材基源

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细叶黑三棱、小黑三棱的块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甘草的化学成份

《中国药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性状本品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

鉴别(1)本品粉末棕紫色或黄棕色。具缘纹孔导管巨大,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管腔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纤维成束,棕红色,直径8~26μm,壁甚厚,有的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直径6~22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稍厚,纹孔较密。色素块红棕色、黄棕色或淡**。

(2)取本品粉末2g,加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去,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降香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氯仿(7: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与无水乙醇(1:9)的混合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炮制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或镑片。

性味辛,温。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用于脘腹疼痛,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扑损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9~15g,入煎剂宜后下。外用适量,研细末敷患处。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页首

《*辞典》:降香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Lignum Dalbergiae Odoriferae

别名降真香、紫降香、花梨母

来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心材。全年采收,除去边材,阴干。

原形态乔木。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树皮褐色,粗糙;小枝滑,具密集的苍白色皮孔。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基部小叶较小,阔卵形,侧脉和网脉于两面略凸起。圆锥花序腋生;萼钟状,5裂,上部2裂齿短阔;花冠蝶形,淡**或乳白色,各瓣近等长,均具爪;雄蕊9枚,1组;子房狭椭圆形,具长约2.5mm的柄。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宽1.5~1.8cm,柄长5~10mm。种子常1枚,稀2枚。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中海拔地区的山坡疏林中、林边或村旁。产于海南。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止痛,止血。

摘录《*辞典》

页首

《中华本草》:降香

出处出自《证类本草》。《纲目》:降真香,俗呼舶上来者为番降,亦名鸡骨,与沉香同名。今广东、广西、云南皆有之。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着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按《名医录》云:周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军士李高用花蕊石散不效。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磁瓦刮下研末尔,云即降真之最佳者。

拼音名 Jiànɡ Xiānɡ

英文名 Rosewood Heart Wood

别名降真香、紫藤香、降真、花梨母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降香檀、印度黄檀的树干或根部心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2.Dalbergia sissoo Rox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将树干削去外皮和白色木部,锯成段;或将根部挖出,削去外皮,锯成段。晒干。

原形态 1.降香檀 乔木,高10-15m,除幼嫩部分、花序及子房略被短柔毛外,余均无毛。小枝有苍白色、密集的皮孔。奇数羽状复叶长12-25cm;叶柄长1.5-3cm;小叶9-13片,稀为7枚,近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4-7cm,宽2-3cm,先端急尖,钝头,基部圆形或楔形;圆锥花序腋生,连总花梗长8-10cm;苞片和小苞片阔卵形,长约1mm;花小,极多数,长约5mm;花萼钟状,长约2mm,裂齿5,下面1齿较长;花冠淡**或乳白色,旗瓣近倒心形,先端微凹,翼瓣长椭圆形,龙骨瓣半月形,各瓣均具爪;雄蕊9,单体;子房狭椭圆形,花柱短。荚果舌状长椭圆形,长4.5-8cm,果瓣革质,具网脉,种子1颗,稀2颗。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2.印度黄檀 落叶大乔木。树皮灰色,心材褐色有暗纹;小枝被柔毛。总叶柄曲屈,互生;小叶3-5片,广椭圆形或卵形,长2.4-7.2cm,先端渐尖,幼时有短柔毛,充分生长后则渐无毛。腋生长圆锥花序丛;花序梗、花梗、分枝及萼均被毛。萼上部两齿近圆形,其余披针形;花黄白色,近于无梗;雄蕊9,单体;子房有短柔毛,花柱较子房为短。荚果线状披针形,长4-10cm;有种子1-3颗。花期3-4月,果熟期11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中。

2.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1.海南、云南有栽培。2.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引种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呈类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紫红色或红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纹理。质硬,有油性。气微香,味微苦。以色紫红、坚硬、气香、不带白色边材、入水下沉降香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1)降香檀 紫棕色或黄棕色。①具缘孔导管,粗大,长225-275μm,直径100-275(300)μm,管腔内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块状物,有少数网纹导管。②纤维成束,棕红色,长250-500(-1250)μm,壁甚厚,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含晶细胞壁不均匀木化增厚。草酸钙方晶长径12-30μm。③射线宽1-3列细胞,高至15细胞壁厚,纹孔较密。④色素块红棕色、淡**或黄绿色。

(2)印度黄檀 深紫红色。①具缘纹孔导管巨大,色。①具缘纹孔导管巨大,淡**或棕**。完整者直径约至300μm,多破碎,具缘纹孔大而清晰,圆形、长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至10μm,排列较密,并列或互列,纹孔口短缝状,常2至数个横向相接成线状,导管中含棕红色色素物。②傍管木薄壁细胞常与导管碎片相连接。呈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壁稍厚,木化,纹孔较多,孔沟明显。③木纤维及晶纤维成束,棕红色。纤维细长,稍弯曲,直径8-20μm,壁甚厚,纹孔稀少或无,孔沟不明显,胞腔线形。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木化。④草酸钙方晶类方形、多面形或板状,直径9-20μm。⑤木射线径向及切向纵断面易察见。宽l-2列细胞,高至15个细胞,壁连珠状增厚,木化,纹孔较密,切向壁纹孔甚大。⑥木薄壁细胞呈长方形、类方形或长条状,有的延长作短纤维状,端壁平直或稍倾斜,壁连珠状增厚,木化,纹孔明显。⑦色素块较多,淡**或棕红色,大多由导管中脱出。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

化学成份根部心材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属异黄酮的有: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鲍迪木醌(bowdichione),3'-甲氧基大豆素(3'-methoxydaidzein);属黄烷酮的有: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属查耳酮的有: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2'-O-甲基异甘草甙元(2'-O-methylisoliquiritigenin);属异黄烷的有:(3R)-驴食草酚[(3R)-vestitol](3R)-环裂豆醌[(3R)-claussequinone],5'-甲氧基驴食草酚[(3R)-5'-ethoxyvestitol],3',8-二羟基驴食草酚[(3R)-3,8-dihydroxyvestitol],消旋的微凸剑叶莎酚(mucronulatol),右旋的剑叶莎属异黄烷(duartin),消旋的异剑叶莎属异黄烷(isoduartin),降香异黄烯(odoriflavene(;属异黄烷酮的有:(3R)-2',3'-7-三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酮[(3R)-2',3',-7-trihydroxy-4'-methoxylsoflavanone〕。还含双异黄烷类成分:(3R, 4R)-反式-2',3',7-三羟基-4'-申氧基-4[(3R)-2',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烷-5'-基]异黄烷

药理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降香为活血散瘀中药,实验表明其对高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所形成的高粘滞血症之血瘀证动物能使全血粘度显着降低,尤以降低高切速下全血粘度效果为着,还可降低血浆粘度,但对红细胞聚集性无显着影响,降香还有降低血脂作用,其降低血瘀证动物血液粘度可能与其降脂作用有关,而其降血脂作用的机制则与能抑制HMG辅酶A还原酶有关。以兔肾微粒体组分作为前列腺素合成酶的实验表明,从降香甲醇提取物的氯仿可溶部分中分得8个化合物均具强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作用,另有试验表明所含某些成分还能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八个化合物是:2-羟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羟基钝叶黄檀苏合香烯、异微凸剑叶莎苏合香烯、消旋微凸剑莎酚、刺芒柄花素、(3R)驴食草酚、美迪紫檀素和左旋9-O-甲基尼森香豌豆紫檀酚。前3种化合物均能显着抑制血小板聚集。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降香为冠心Ⅱ号方组成药物之一,实验表明单味降香可显着促进小鼠肠系膜实验性微循环障碍血流的恢复、以及微动脉收缩后的恢复及局部微循环的恢复,其抗肾上腺素所致微动脉的收缩作用较强,对推迟血液停流的作用较弱。冠心Ⅱ号具的显着降压作用,其中降香因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而发挥作用。丹参降香注射液还能降低门静脉压力,其机制可能在于扩张门静脉系小静脉和绒毛细血管网,但不能对抗组胺所致门静脉压力的增高。

3.镇静、抗惊作用 降香乙醇提取物灌服呆显着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明显延长53%,100mg/kg、250mg/kg分别延长83%及102%,500mg/kg thp ta 355%,但剂量达5g/kg其本身也不引起小鼠麻mg/kg的季香灌服,可显着抑制小鼠、电惊厥发生率,500mg/kg剂可显着对抗烟碱性惊厥,但对戊四氮性惊厥作用弱,对毒蕈碱性惊厥无效。

4.镇痛作用 500mg/kg 降香灌服能显着延长热板法小鼠痛反应时间,表明有镇痛作用,但醋酸扭体试验1000mg/kg的降香也未见有显着抑制效果。

5.其他作用 降香能抑制胆囊收缩素受体及嘌呤转化酶。

鉴别理化鉴别 (1)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30-60℃)10ml,浸渍15min,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后,残渣加5%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棕红色,放置后渐变紫红色。(检查挥发油)(2)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5min,滤过。取滤液1ml,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加入硼酸饱和的丙酮溶液及10%拘橼酸丙酮溶液各1ml,继续蒸干,残渣置紫外光灯(365μm)下观察,显**荧光。(检查黄酮类)(3)薄层色谱 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沸程60-90℃)15ml,浸泡2h后,滤过,挥干残渣中的石油醚,加甲醇15ml,超声波振荡30min,滤过,滤液浓缩后供检查黄酮类成分用。以芒刺柄花素、α-白檀油醇、(E)-橙花叔醇分别作对照品,层析板硅胶GF254。检挥发油,以石油醚(60-90℃)-甲醇(9.5:0.5)展开;检黄酮以苯-乙酸乙酯(4:6)展开。于紫外灯(254或365μm)卜观察,黄酮类成分的刺芒柄花素为暗斑。挥发油部分用碘蒸气熏后,斑点显棕色,挥去碘,再用1%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雾后,于吹风和热气流中烘干片刻,α-白檀油醇显**;(E)-橙花叔醇显褐色。

(4)降香2%无水乙醇浸出液,在波长232及275-285nm处,有2个较显着的吸收峰。

炮制水浸后,蒸至适度,镑片或刨片,晒干。将根部挖出后,削去外皮,锯成长约50cm的段,晒干。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肝;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主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注意 1.《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2.《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附方大紫金皮散《奇效良方》;治痈疽恶毒《濒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 1.《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2.《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3.《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4.《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5.《玉楸药解》:疗挺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6.《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摘录《中华本草》

甘草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甘草酸、甘草甙等。甘草的化学组成极为复杂,目前为止从甘草中分离出的化合物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甘草甙、异甘草甙、新甘草甙、新异甘草甙、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甘草西定、甘草醇、异甘草醇、7-甲基香豆精、伞形花内酯等数十种化合物,但这些成分和数量通常会随甘草的种类、种植区域、采收时间等因素的不同而异。大量的研究表明,甘草甜素和黄酮类物质是甘草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甘草根表皮以内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