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料药行业现状与趋势-原料药行业发展现状调查

我不是学医药的,不过我相信我国的制药工程有很大的潜力。

找了些,希望能帮你

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近二十年来制药产业在需求的驱动下迅猛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涌现对生物制药产业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突破6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因此制药产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

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化学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药品等工作。结合我国5000家左右的医药企业,制药工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后可到制药工程(或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生产企业、营销企业、科研院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管理、营销、检验监督和研发等工作。也适于报考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在校期间可考取药品检验员、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具体从事工作:

毕业后可从事一切与药物有关的工作:例如

研发人员——在药厂、大学、研究所的研究部门,从事药物研发工作;

生产、技术人员----在药厂,从事药品生产、技术工作;

质检化验人员——在药厂、食品厂、药检所,从事食品药品质检化验工作;

管理人员----在药厂,从事药物的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

营销人员----在药厂、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营销、内勤等工作;

药剂师——在医院药剂科,从事制剂、质检、临床药学等工作;在药店、医药营销公司,从事药品使用指导咨询等工作;

药检人员——在药检所从事药物的质量鉴定和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

公司职员——在医药贸易公司或制药企业从事药品流通及国内外贸易。

药品监督人员——公务员,在国家、省、市、县药品监督局,从事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等工作;

营养师----

考研-----报考生命科学、生物技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是1998年。尽管制药工程专业在名称上是新的,但是从学科沿革来看她的产生并不是全新的,是相近专业的延续,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

制药工程-发展沿革

制药工程

在正式出现制药工程专业这个名称以前,国内的高校依据自身的条件已经设置了与此相关的专业,譬如化学制药专业、中药学专业、抗菌素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专业有的是设置在医药科大学,有些设置在综合性大学,更多的是设置在理工科大学内。当然,由于主管院校性质的不同,这些专业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从专业面讲,新设的制药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它涉及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等领域。

在1998年以前,国内曾经出现过与制药工程专业类似的专业,譬如抗菌素专业、微生物制药专业等,这些应该都与制药工程专业的产生有很大的渊源,原本已有的化学制药专业当然毫无例外地转为制药工程专业。一些医药类院校设置有微生物制药专业,从教育部的归类来看,该专业应该并入生物工程专业,事实上,一些院校还是选择了与此更相近的制药工程专业。在1998年颁布本科新专业目录的时候,也就是在制药工程专业出现于本科专业目录的同时,在化工类专业中的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精细化工专业却从该目录中消失了。据统计,那时全国至少有174所高校设有精细化工专业,其中有不少精细化工专业都把化学药物的合成制备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因此,尽管按照新的专业目录,精细化工专业应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名义招生,但事实上还是有相当数量的精细化工专业看准了制药工程方向,改建成制药工程专业。

在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初期,能赶上这个节拍的高等院校并不多,主要是一些原来设有化学制药的工科类大学和原来设有药学类专业的理科类大学。随着人们对“药”这个特殊产品越来越重视,不少高校非常看好这个专业,通过转型或新建形成了制药工程专业。截止到2004年5月,国内已有121所高等院校设立了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国外专业

国外制药工程交流

国外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也是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1995年,受美国科学基金的资助,第一个全美范围内的制药工程研究生教学计划在制药工业最集中的州——新泽西州立大学Rutgers分校诞生了,标志着制药工程教学的开端。随后密西根大学等高校也相继设立制药工程研究生教学计划,1998年加州大学Fullerton分校设立本科教学计划。除美国外,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部分高校也已设立制药工程教学计划。有些高校成立了制药工程研究所(组),如弗吉尼亚科技大学成立了制药工程研究所,阿斯顿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下设了制药工程研究组。在这些院校中,不少是以研究生教学为主的。

对于制药工程本科教育,国外高校的目标很明确,要求学生具有广泛而坚实的制药工程基础。他们学习不同药物剂型的制造工艺、工业发酵、灭菌及无菌技术、GMP以及质量确认与控制、FDA认证等。总之,这个专业的学生要学会药物制造中的实用技术,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制药工业的需要。譬如加州大学Fullerton分校的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完善和全面,设立了由制药工程导论、药物剂型和给药系统、制药及其公用工程的项目管理、制药公用系统及其安全与环境、制药工程实验、设计方案等六门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同时,除了理论课程教学外,该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本科阶段就与制药生产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四年级开设实验课培养学生在药物制造和检测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本地制药公司合作开展实习,让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企业。

制药工程-国内现状

国内制药工程

从2003年8月的统计数据来看,制药工程专业在各省市的分布不是十分均衡的,最多的江苏省有10所以上的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但是全国却有近1/5的省、自治区则没有设置该专业。各大区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设置也不均匀,其中,华东地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1/3,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排列第三,而西北地区和华南地区则相对较少。这些制药工程专业的设置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该地区高校数量、办学能力、该地区的制药工业或者经济发展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

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分成五类:理工类大学,综合性大学,医药类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其他类型高校(如农学院、商学院等)。设置制药工程专业最多的是理工类大学,其次是综合性大学,然后是医药类院校。在这些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高校中,设有药学院系的高校约占30%左右,而设置工科院系的高校占60%以上。虽然制药工程专业是工科专业,需要有较强的工科办学背景,同时也要求设置制药工程专业的学校应该具备一定的药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基础。但是很明显,能同时达到这两个要求的学校并不是很多。

不同类型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办学背景、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从而会出现不同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特别对于那些专业转型的学校,会在较长时间内受到原专业的影响。但是必须强调的是,不管这些院校的办学背景如何,制药工程作为一个新的专业必定有它特定的含义和办学要求,其专业的覆盖面必定会比原来各自的“母专业”有所扩展和变化,有些是量的变化,有些则必须实现质的变化。因此,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重新审视、规划和规范化的过程,对其办学基础、办学环境、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也必须有相应的要求。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和制药技术的提高,对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有新的要求。

制药工程-相关行业

药物制剂

与制药工程专业密切相关的行业主要是制药工业,包括传统的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和药物制剂,一些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也与制药工程专业有关。由于全球对人类健康越来越重视,“药品”作为保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商品之一,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药的品种、质量、效果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重视程度还会大大增加,国家也会加大对制药业的准入制度和监管力度。

2003年,世界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5%~7%,中国药品市场的增长率为28%左右。其中,老年人和儿童仍然是药品消费的重要对象。在国际上,仍然是研发型制药企业独占鳖头。2003年,美国药品研究和生产协会会员单位的研究开发费达3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7.1%。其中用在美国本土的经费达到274亿美元,58亿美元用在美国之外的国家。这个经费比1990年美国的药品研究开发费增加了5倍,同期,欧洲增加了2.5倍。国外制药企业发展非常快,基本形成了以超大规模制药集团为主体的制药工业,一些小公司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2003年很多国际大型医药企业仍然运作很好。

国内医药企业的发展趋势良好,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和管理模式的制药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产业群。2003年,中国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共有5082家,到2004年4月底已有2800家企业通过了GMP认证,这些企业在市场上占有80%的份额。这些制药企业正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

制药工程-相互关系

制药工程

制药工程专业的办学规模发展较快,这是与制药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说明制药的重要性以及制药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为社会所认可,为办好制药工程专业创造了条件。由于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制药企业的建立和扩大都会受到严格审核和更高标准的要求,绝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同时,制药行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技术人员和操作工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但对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此,从总的趋势看,对人员的需求量应该远远小于制药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在有些地域甚至还可能出现负增长。

高等院校中与“药”有关的专业远不止制药工程一个,许多药学类专业、若干医学类专业、化工类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生物技术类专业、食品类专业、化学类专业、中药学专业等,它们的毕业生都能够参与制药企业的工作,是一股建设和发展中国制药行业的重要力量,当然也就成为与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制药行业工作岗位的人才源。鉴于这样的背景,就必须要考虑制药工程专业的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也就是说,在制定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和专业知识结构上,既要注重专业的质量和特色,办出具有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同时也要适当控制人才培养的数量,使其符合制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这里所说的专业质量和特色是办好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问题。

制药工程-社会需求

基因研究

医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建立医药品工业视为国家强盛的一个象征。新药的不断发现和治疗方法(如基因研究)的巨大进步,促使医药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因此,无论是药品,还是过程技术都需要新型制药工程师,这类人才掌握最新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制药过程和产品双向定位的知识及能力,同时了解密集的工业信息并熟悉全球和本国政策法规。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2003年中国制药企业共5082家,生产药品的工业企业约3000家,生化制药企业300余家,其中现代生物制药企业47家;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企业约1600家,其中专门生产中药(包括天然药物)产品的155家。另外,还有药品批发企业16.7万多家,药品零售企业12万家,医疗机构6万家。这些企业都在近期和将来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量。

中国已有100多所高校设置了制药工程专业,如果按每个专业招收60名学生计算,每年将有6000多名制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2003年以制药工程专业的名义招收的学生已经走向了社会,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人数不是很多,整体就业率还不错。2004年第二届毕业生也已毕业,就业情况非常不错。这中间有一些学生进入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很少部分出国留学,但是大部分都在国内各种岗位上工作,主要去向有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其他行业。从专业对口程度来说,大部分学生从事与“药”有关的工作,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去了与专业不太相关的工作岗位。2004年,制药工程专业招生情况非常火红,不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排列在本校录取分数的前3名,这对提高制药工程专业的生源质量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但必须看到在“招生繁荣”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培养的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就业压力等。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在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同时,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之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观念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会给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到专业的建设和健康发展。

关于制药工程专业

制药工程,这个1999年才新建的专业,全国现已有150余所大学开设。八年过去了,至少也应有三四千人从这个专业毕业,他们都去了哪里工作?他们的职业生活是否像这个专业一样,蓬勃发展,如日中天呢?这是我想要问的问题,相信也是现在这个专业的几千学子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之前,我只希望通过我这四年的所见所闻所想,抛砖引玉,引发这个群体的讨论:你往何处去?

既然是写给学弟学妹们的,先来说几个共性问题。

问题一:制药工程是干什么的?毕业了能从事什么工作?

我是02年入的学,当时我最想知道的是,我们以后是干什么的,可是,几乎没有人告诉我,包括我们的老师,后来我才知道为什么。

作为1999年在天津大学首开的制药工程,国家为什么要开这样一个专业?我的回答:市场需要+国际潮流。1996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大学,全世界首开制药工程专业。我们国家1999年紧跟世界形势,上马中国版的制药工程。为的是解决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药厂需要既懂化工设备,化工生产,同时又了解作为特殊人用化学品—药物的相关知识的人才,去进行药物的生产。而在以前,懂化工的只懂得大化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石油化工。懂药学的仅仅知道实验室那些瓶瓶罐罐的反应,而无法通晓放大几百倍的批量生产。因此,药厂的生产人员,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人才奇缺。所以我说,是市场需要+国际潮流。那么也就定位很清楚了:我们以后将是药厂奇缺的,搞生产的技术人员。这是国家给这个专业的定位。

问题二:制药工程与药学有什么区别?

制药工程是开设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工学院内的专业,如前述,他需要学习化工知识,同时也要涉及基本的药物理论。而药学,仅仅学的是药物的性质,分类,更简单的说,药学偏向研究型,制药工程偏向实际生产。

问题三:既然制药工程前景如此看好,你又为何在这无病呻吟,唠唠叨叨呢?

我只能说,前面所说的都是理想。可是,理想和现实,永远是有差距的。就像你高中时代想象的大学生活,和你现在所过的日子一对比-----你会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就像我说的那样,制药工程是个缺口,缺这样的人。也就是说,以前并没有毕业生。那么,如今,谁有资格教我们?谁有这个能力?天上会掉下来个制药工程教授么?显然,不能。

于是乎,便出现了说好听点叫百家争鸣,说难听点就是一潭浑水的全国完全不统一的办学模式。可以说,158家制药工程,全不一样。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教材不统一,课程设置不统一,培养目标不统一。爱办成什么样,就办什么样。比如这个学校化工强,那咱就往化工上靠,猛整化工课程,药学凑合凑合就那么地了。那个学校生物强,全干生物课程,美其名曰生物制药特色啊!天哪!你们学校可以这样玩,我们玩不起啊。想想看,毕业生无统一标准,就像大学这条人才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规格不一样,哪个买家敢要阿?大学生本身已经臭街了,谁会有兴趣调查一下,你所在的学校制药工程是干啥的,在决定招不招你么?我们迷茫了,药厂更加迷茫了,于是,我会问:你往何处去?于是,我会说,没有人能确切的告诉你制药工程是什么?因为,在探索,在探索。。。。。

问题四:那毕业了,总得有个出路吧,那些毕业生都跑哪去了?

至此,我只能根据我的见闻对你们进行提示,难免以偏概全。简单说三条路:有机合成,药物分析,考研。化工学院,专门搞合成的专业有,学分析的也有,都是专门人才。你要是老总,你会选择专门人才,还是我们这种万金油,哪都能抹一抹的人呢?这样,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像没娘的孩儿一样,处处解释,“我们也学过…的,我们也做过。。。实验的。找工作之前,先要清楚得让人家明白你学了个什么,这是哪门子窝囊事?我们学的专业有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可惜,也剩下了这个名字。你不了解一样东西,你会出钱买它么?

问题五:考研还是不考?

首先我想向你们说的是:如果你只是觉得研究生这个文凭,在今后也许拿不到了,不如一下拿到手,再起步就高一个层次了。如果你觉得,将来在公司工作,没有研究生文凭,会成为晋升的绊脚石的。那么,我想说,你错了!

现在,尤其是我们这个时代下,我们医药这一行。你要找到好的工作,机会,学历,个人能力。三者之中,机会最重要。你有没有想过,等你上完研究生,也许那个公司就不招人了,那个岗位已经有人占了。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我们的医药格局。当今中国,高端的医药市场,即拥有利润率很高的产品的公司,几乎全是外资企业,他们靠的是专利药的自主定价权,大把的赚着抗肿瘤,糖尿病,高级抗生素这些高附加值药品带来的丰厚利润。而我们的国内药厂,虽然规模比他们大很多,但多靠的是原料药的出口,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以及生产那些专利过期,市场拥挤的低技术含量的产品。比如低端抗生素,中成药等等。苦苦挣扎,加上去年的药监局黑幕被掀,那种换包装,换剂型,换规格的换汤不换药的生存道路,已经举步维艰。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在面临寒冬,大洗牌也许不久将会到来。所以,现在外企是进去的都不会出来,吸纳能力有限,毕业生越积压越多,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更是多的是,那时候,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学历?不是跟你说过了么,中国的药企根本没有研发,你学历高,你学得深,毫无用武之地。外资企业在中国也只有少数临床基地需要博士,大多数也是工厂,工厂要本科生足够了。你有什么优势?因此,我想说,在这几年,有个不错的机会赶快抓住吧,三年象牙塔外的阅历,远比气沉沉的三年研究生生活对你的职业发展更有利。除非,你的理想是当老师,做教授,那么,去读博吧!而且要海归,要不你会得很惨!

总结上述文字,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及早看清楚现实,中国的医药春天也许会来,但肯定不是现在。我们生于医药改革阵痛的年代,我们等不到行业规范的时候了,放弃那些天真的研发药物理想,给自己找条出路吧?慎重考虑考研的成本,就是要考,也换个专业吧。

医药板块的13朵金花(附名单)

我国东北中草药产业的开发迎来市场机遇期

我国东北中草药随着国际中草药市场价格的上升,逐步引起国际药材商的关注,产业的开发迎来了市场机遇期。

东北拥有中药材物种超过1000种,仅黑龙江省就有800多种,其中植物类818种,动物类30多种,矿物及其他类4种,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以及长白山系张广才岭地区。目前,东北已形成了以黄芪、刺五加、丹参、满山红、熊胆、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东北地区从事医药研究的单位数量也显著增长,以黑龙江为例,全省目前共有34家,自1995年以来,黑龙江省共向国家申报临床新药221个,其中中药44个。黑龙江省在申请生产的148种新药中,有72种中药获国家批准生产,新药数年递增率为33.1%。可见,医药工业已成为东北部分省份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呈逐年上升势头,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

首先,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逐步完善。近年来,各地方纷纷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草药发展的政策,涌现出一批国内知名的医药企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中草药开发的认识。一批农民也通过种植药材而劳动致富,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投身发展中草药的积极性,今后,随着国家重点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贯彻落实,必将为中草药及其相关产业的开发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其次,中药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并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同时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产品如哈药集团的严迪、葡萄糖酸钙、双黄连系列产品等,其产值分别达6.7 亿、6.0亿和1.8亿元,表现出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

第三,初步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医药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出一批新产品,为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今年,仅哈尔滨市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就达20余个,新药开发工作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东北中草药产业的发展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东北中草药产业开发调查分析之二

部分从事中药产业开发的业内人士指出,东北中草药产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产业开发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必须解决基地与龙头企业割据的局面,实现药材种植与医药工业生产产业一体化运作,形成整体竞争优势。目前,在不具备与优势医药企业产业化紧密联系的条件下,各地区、各林业局等争相投资开辟医药种植区域,造成医药原料销售的竞争。由于医药龙头企业没有与药材种植基地对接,给药材批发商等中间环节提供了丰厚的利润空间,不仅提高了医药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原料药的档次。

据统计,全国多家药材集散地的商贩广集哈尔滨市,收购黑龙江省地道药材,甚至同药农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仅在尚志市韦河就有十几个商贩长期收购,双方常因压价或不履行合同而产生纠纷,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仅此一项,每年哈尔滨市医药产品的利润被药材中间商拿走上亿元。另一方面,哈尔滨市的中药生产企业每年还要从外地购进大量生产原料,从已调查的制药厂家中草药原料主要购入品种看,60%以上的品种来自外省,而这些品种在黑龙江省却有着丰富的资源,这种现象极不正常。

第二,加强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林地和“五荒”地,都非常适合五味子、刺五加、林蛙等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但大部分地区至今尚未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

第三,产品科技含量低,发展后劲不强。近年来,东北一些大型医药企业通过产品经营和资本运营,得到了空前发展。但是,由于过去投资体制、目前运营管理机制和企业存在深层次矛盾原因的限制,导致其产品科技含量低,只能依靠高投入、大强度的广告,拉动产品的市场需求,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四,缺少国际竞争的中草药“拳头”产品。多年来,相对西药来说,东北中药品种和具有地区特色的中药工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均衡发展。因此,调整医药产业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利润,优化产业运行质量势在必行。

制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该板块基本所有的个股,都基本面良好,收益稳定,估值较低。基本都有国资或地方政府背景。喝酒吃药板块历来受大资金青睐,是大资金抱团的首选。板块中好多个股,护城河门槛极高,部分个股的产品系国家核心机密。

板块总体市场适中,层次分明,高中低(市值和股价)个股比例均衡。

近年来受到国家重点扶持,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减免税收、整合增收、给利好政策),部分个股长期收益增长预期明显。具体如下:

1、莱茵生物(广西桂林),大股东:秦本军

总市值:53.13亿,流通市场43.24亿,2021年三季度:0.150

2021年年线,开盘:8.37,收盘:9.71,换手率:514.86%

2022年年线,开盘:9.71,收盘:10.34,换手率:51.09%

主营业务:罗汉果甜甙、原花青素、花色甙、枸杞多糖等植物功能成份的高纯度单体和标准化提取物的生产。

经营范围:植物提取物、中药提取物、食品及食品添加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植物提取物配方产品、护肤用化妆品及个人护理用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转让及自营进出口;植物种苗培育及繁育研究、应用、推广及技术转让。

2、太极集团 (重庆),大股东:太极集团有限公司

总市值:119亿,流通市场119亿,2021年三季度:0.450

2021年年线,开盘:13.26,收盘:22.46,换手率:353.67%

2022年年线,开盘:24.71,收盘:23.39,换手率:82.59%

主营业务: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医疗包装制品、医疗器械产销及原材料、中药材、药用包装的进出口业务。

经营范围:加工、销售:中成药、西药;中药材种植、销售;药品零售、批发;农副产品;销售副食品及其他食品、 汽车 二级维护及其以下作业、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住宿;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百货、五金、交电、化工、工艺美术品、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木材)销售;机械零部件加工;水产养殖;商品包装; 旅游 开发;房地产开发;自有房屋、土地出租;贸易经纪与代理。

3、益佰制药(贵州贵阳),大股东:窦启玲

总市值:61.03亿,流通市场61.03亿,2021年三季度:0.380

2021年年线,开盘:5.09,收盘:8.13,换手率:471.07%

2022年年线,开盘:8.25,收盘:8.22,换手率:58.06%

主营业务:中药制品的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片剂、颗粒剂、糖浆剂、冻干粉针剂、合剂、滴丸剂、煎膏剂、酊剂、口服溶液剂、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新艺厂内:中药提取;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生产、科研所需要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中药材种植及养殖项目投资;农产品销售;中药材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4、同仁堂(北京),大股东: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市值:657亿,流通市场657亿,2021年三季度:0.670

2021年年线,开盘:39.94,收盘:44.98,换手率:373.60%

2022年年线,开盘:49.00,收盘:48.98,换手率:29.12%

主营业务:中药生产、科研、销售

经营范围:加工、制造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片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颗粒剂、冲洗剂、气雾剂、原料药、精神药品、小容量注射剂、涂剂、凝胶剂、进口药品分包装、中药提取、制药机械设备;销售公司自产产品、机械电器设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经营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

5、盘龙药业 (陕西西安), 大股东:谢晓林

总市值:26.31亿,流通市场16.79亿,2021年三季度:0.850

2021年年线,开盘:29.76,收盘:31.33,换手率:533.69%

2022年年线,开盘:32.50,收盘:31.80,换手率:79.07%

主营业务:中成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以盘龙七片为主导产品、以骨科风湿类为主要治疗领域,且涵盖肝胆类、心脑血管类、妇科类、抗肿瘤类多个治疗领域。

经营范围: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中草药收购;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品零售。许可项目:药品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药品生产;消毒剂生 产;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货物进出口;消毒器械生产;药品零售;道路货物运输;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化妆品生产;保健用品生产;保健用品销售;保健食品生产;保健食品销售;食品生产;食品经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

6、江中药业 (江西南昌), 大股东: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市值:85.87亿,流通市场85.09亿,2021年三季度:0.720

2021年年线,开盘:13.26,收盘:14.45,换手率:462.17%

2022年年线,开盘:15.20,收盘:14.25,换手率:35.17%

主营业务:从事药品和大 健康 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经营范围:中成药、化学药的生产和销售;糖类、巧克力、糖果、饮料等普通食品的生产和销售;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等特殊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卫生湿巾等卫生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国内贸易及生产加工,国际贸易;研发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咨询服务。

7、华润双鹤 (北京), 大股东: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总市值:140亿,流通市场140亿,2021年三季度:0.852

2021年年线,开盘:13.11,收盘:13.37,换手率:124.23%

2022年年线,开盘:13.69,收盘:13.58,换手率:12.87%

主营业务:加工、制造、销售制剂药品、化学原料药、制药装备。

经营范围:加工、制造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冲洗剂、软胶囊剂、气雾剂、凝胶剂、涂剂、进口药品分包装;;销售公司自产产品、机械电器设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生产制药机械设备。

8、双鹭药业(北京),大股东: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总市值:114亿,流通市场94.08亿,2021年三季度:0.424

2021年年线,开盘:10.00,收盘:10.81,换手率:350.17%

2022年年线,开盘:10.92,收盘:11.21,换手率:17.91%

主营业务:基因工程药物及生化、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包括基因工程、生化药物、化学原料药和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

经营范围:生产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冻干粉针剂、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凝胶剂、滴眼剂、鼻用喷雾剂、生物工程产品{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新型复合α干扰素、原料药(鲑鱼降钙素、萘哌地尔、胸腺五肽、生长抑素、葛根素、万乃洛韦、更昔洛韦、盐酸尼莫司汀、门冬酰胺酶、硫普罗宁、尼麦角林、奥扎格雷、异环磷酰胺、利塞膦酸钠、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盐酸托烷司琼、替米沙坦、三磷酸胞苷二钠、依诺肝素钠、盐酸纳洛酮、甘氨酰-L-酪氨酸、甘氨酰-L-谷氨酰胺、帕米膦酸二钠、阿德福韦酯、醋酸奥曲肽、奥沙利铂、替莫唑胺)、精神药品, 生化原料药、中药提取物;生产、销售“双鹭牌红欣胶囊”保健食品。

9、昆药集团 (江苏南京), 大股东:华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总市值:88.56亿,流通市场88.27亿,2021年三季度:0.572

2021年年线,开盘:8.43,收盘:11.05,换手率:333.66%

2022年年线,开盘:11.32,收盘:12.06,换手率:65.26%

主营业务:从事药品研发、制造和销售。

经营范围:中西药原辅料及制剂、化工原料、中间体、试剂、包装材料、提取物、中药饮片的采购、生产及销售,农副产品及中药材,工业大麻种植、研发、花叶加工、国内贸易、物资供销,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科技 开发,咨询服务,机械加工,制药设备制造,安装及维修业务,医药工程设计,医疗器械经营,对外援助物资项目。

10、云南白药 (云南昆明), 大股东: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总市值:1339亿,流通市场632亿,2021年三季度:1.920

2021年年线,开盘:102.34,收盘:104.05,换手率:315.06%

2022年年线,开盘:104.99,收盘:105.99,换手率:15.52%

主营业务: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成药、中药材、生物制品、保健食品、食品,化妆品及饮料的研制、生产及销售;糖、茶、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批发、零售、代购代销; 科技 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物业经营管理,医疗器械,日化用品,户外用品。

经营范围:生产及销售;橡胶膏剂、贴膏剂、消毒产品、电子和数码产品的销售;信息技术、 科技 及经济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物业经营管理。

11、贵州百灵 (贵州安顺), 大股东:姜伟

总市值:102亿,流通市场67.67亿,2021年三季度:0.090

2021年年线,开盘:7.80,收盘:7.60,换手率:425.85%

2022年年线,开盘:7.58,收盘:7.44,换手率:54.77%

主营业务:以苗药为主的中成药的生产、销售。主要从事止咳化痰用药、感冒用药及心脑血管用药系列中成药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及其他天然药物和化学药物的研究开发。

经营范围:片剂、胶囊剂、糖浆剂、软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散剂、喷雾剂、煎膏剂、酊剂、滴丸剂、原料药、大容注射剂;生产销售预包装食品;卫生用品类生产;保健食品生产加工;生产糖果制品;中药材种植;市场营销策划;设计、制作、发布、代理国内外各类广告;市场推广宣传;市场调查与研究;文化学术交流、营销管理;化妆品销售;自有仓库及配套设备出租;消毒剂生产及销售;卫生用品生产及销售。

12、人民同泰(黑龙江哈尔滨),大股东: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市值:39.66亿,流通市场39.66亿,2021年三季度:0.404

2021年年线,开盘:6.77,收盘:6.72,换手率:106.65%

2022年年线,开盘:6.80,收盘:7.01,换手率:9.94%

主营业务:医药制造、医药经销,投资管理。

经营范围:投资管理及咨询;以自有资产对医疗行业进行投资及投资管理;医疗、医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接受委托从事委托方的资产管理、企业管理。

13、东阿阿胶(山东聊城),大股东: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

总市值:268亿,流通市场268亿,2021年三季度:0.470

2021年年线,开盘:45.03,收盘:48.75,换手率:300.78%

2022年年线,开盘:49.12,收盘:41.88,换手率:24.01%

主营业务:中成药、生物制药、保健食品、药用辅料、医疗器械、包装印刷、等生产经营。

经营范围:实业投资、股权投资;中药合剂、胶剂、煎膏剂、颗粒剂、硬胶囊剂、口服液的生产、销售;畜牧养殖、收购、屠宰、加工销售;中药材种植、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批准范围的商品进出口业务;化工产品销售;许可证范围内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受委托进行保健食品的生产、销售;许可证范围内食品的生产、加工 、销售;许可证范围内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的生产、销售;自有资产的投资、租赁、转让、收益;在经核准的区域内直销经核准的产品。化妆品、保健器材、医疗器械、小型厨具、保洁用品、家用电器生产与销售; 健康 咨询及服务、 旅游 观光服务、会议展览及接待服务、工艺品销售。

不作推荐或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柳传志再遭重锤,使用卑劣手段垄断老百姓的救命药,监管果断出手,咋回事?

你要明白一点就是:医药产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随着人类文明的日趋发达,人们对自身身心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药物品种、质量、数量等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在这条路上,肯定有很好的发展。

但是我们这个专业找工作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进车间做技术员,另一个就是作医药代表。我大多数同学现在做的也就是这些工作。当然也可以考公务员进药监局。我建议,如果是女生最好考公务员,男生比较适合做车间技术员。

在校期间可考取药品检验员、营养师等资格证书。

如果学到更高境界,可以从事人类基因组计划、干细胞技术和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动物和转基因植物、克隆技术、生物芯片、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等大批新技术的工作。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医药市场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中国药品市场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1994年世界医药市场为2467亿美元,2000年为3500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10000亿美元。这一数字远高于其它化学工业的增长水平。

而且,我国现有药品制剂和原料药生产企业5082家,这些制药企业是制药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去向。根据医药工业发展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药品生产、新药研制及企业管理等工作。由此可见,制药工程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swot分析关于中国非处方药管理

联想一开始是以科技公司的形象立足于市场行业,毕竟联想的生产电脑的确属于科技赛道的重要领域。而联想又是全球销量第一的个人电脑品牌,可是谁又知道,联想真正赚钱的业务不只是科技产品,同时也包括了金融投资。

联想的金融投资部署程度远超想象,甚至还曾垄断百姓的“救命药”。在医药领域,联想做了哪些布局呢?赚了这么多钱的柳传志,还不醒悟吗?

科技公司的投资金融帝国

国内有非常多的科技公司,诸如华为、大疆、讯飞等等,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地位。虽然科技领域的业务布局很广泛,但是想来也不会和金融扯上关系。当然,一家公司经营怎样的业务并没有强制规定,企业巨头们想要跨界做别的市场也能理解。

但如果一家科技公司,在科技领域还没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情况下,仅为了赚钱就去搞垄断,大张旗鼓扩充资本,构建投资金融帝国,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可即便不合适,联想还是做了。想要了解联想在投资金融帝国做了哪些行为,可以先看一则案例。

先声药业因涉及垄断被罚款1亿元,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拒绝与托比西进行交易,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先声药业是国内著名的医药公司,并掌握了巴曲酶浓缩液原料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权。这种原材料可以用于制造八曲酶注射液,并对脑梗病人提供救治。可以说先声药业掌握的这种原材料是非常关键的。

而托比西就是生产巴曲酶注射液的主要公司,一个掌握了原材料,一个生产药品。因先声药业拒绝将原材料卖给托比西,最终被罚1亿元。

先声药业垄断被罚事件发生在2021年1月份,虽过去已久,但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而且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的背后居然和联想有关系。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先声药业最大的股东就是联想。

2005年9月份,联想旗下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弘毅投资与先声药业签订了股权交易协议,联想方面出资2.1亿元获得了先声药业31%的股权。

联想非常看好先声药业的前景,在联想的运作下,5年内帮助这家公司登陆纽交所,同时又在2020年登陆港交所。联想当初对先声药业的投资获利至少翻了几十倍,但联想要的不止这些,还试图垄断百姓的“救命药”。

联想作为先声药业最大的股东,如果一直让先声药业把持着救命药品的原材料,以后先声药业因垄断赚取的每一分收益,联想都能进行分红。

联想把钱赚了,却把老百姓的民生利益抛之脑后。这就是联想在医药领域做的布局,所幸国家出手了,这才避免了一切的发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以为联想的投资金融布局就此结束了,但更让没有想到的是,联想在直播带货行业居然也有部署。薇娅因偷逃税款翻车之后,让人注意到其背后的资本力量,也因此牵出了联想。

薇娅和丈夫董海峰成立的谦寻公司有几大股东势力,其中第四大股东苏州君骏德持股9.6%。苏州君骏德的股东之一是东方企慧,再往下深究东方企慧的股东当中出现了联想的名字。

这中间隔了好几层的公司,但还是被人发现了联想的身影。因此有人调侃:万物皆联想。

你以为联想只是科技公司,但其实联想的投资金融帝国无处不在。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联想发展这么多投资业务并无不可,毕竟国内也有很多专门将投资作为一大业务板块的公司。投资可以,但大搞垄断,赚不该赚的钱,就说不过去了。

柳传志还不醒悟吗?

联想一直处在舆论焦点的中心,司马南的抛出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无数网友的探讨。更有人深拔倪光南当初离开联想时的内幕,联想给了倪光南500万,但是却被倪光南拒绝了,而倪光南在联想任职时留下的科研成果,也不见了踪迹。

如今柳传志已然退休,不过其一手打造的联想金融帝国巍然矗立。为什么不是科技帝国大厦呢?

或许联想可以自认为是科技公司,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相比华为一年拿出1400多亿做研发,联想把钱都花在高管身上,都用来做投资,最终只有3%的营收投入研发。一年营收四五千亿,研发投入只有100亿,这种研发比重让人难以理解。

已经赚了足够多钱的柳传志,难道还不醒悟吗?好好的一个联想,好好的一个科研机构,变成了现在这样。这也许是柳传志希望看到的联想,但绝不是世人所希望看见的,当初中科院持股为国利民的联想已经回不来了。

写在最后

联想柳传志曾垄断“救命药”,这无疑是联想为了搞资本扩张的一大纵容。先声药业掌握“救命药”药品原材料独家销售权联想肯定知道,却还是让其拒绝与相关交易人交易。这就是联想赚钱的方式吗?这样的钱花起来真的安心吗?

q7a与中国GMP在原料药上的一些差异

swot分析关于中国非处方药管理

悬赏分:20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9 天 6 小时

需要"长"篇"大"论!!

或者单一介绍swot如何使用来分析非处方药管理!!!

提问者:匿名

回答 共 2 条

一、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trength Analysis)

中药(也称天然药物)在我国的生产和使用源远流长,素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加工炮制等特点,号称世界上独树一帜。我国中药资源极为丰富,现有35大类、43种剂型、5000余种中成药,居世界首位;中药复方在应用上品种繁多,这为新药开发、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来源。特别是中药在临床上表现出来的相应毒副作用小或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对一些疑难病、慢和老年病有独特的疗效等优势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他们纷纷把目光转移到对中药的研究上来。如日本政府1996年为中药研究拨款100亿日元,计划每年研究10个品种。

2、劣势分析(Weakness Analysis)

目前国际中草药市场年销售额为160亿美元,我国仅占其中3%的市场份额,而且大部分为原料中药材和保健药,这与我国作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极不相称。由于中药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致使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祖传秘方和蒙药、藏药等特殊品种长期流落民间,有的甚至被外商低价买走。同时外商还利用我国在知识产权管理上的缺陷,无偿侵占中药资源而赚取了巨额的利润。1994年日本在仿制我国“六神丸”基础上开发的“救心丸”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韩国也对我国“牛黄清心丸”进行品种仿制,产值超过0.7亿美元。日韩两国抢占了国际中成药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甚至还向我国出口“洋中药”,我国中药进出口已出现逆差。

3、机会分析(Opportunity Analysis)

(1)中国加入WTO

日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和多边进程都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中国加入WTO已经为期不远。根据自由贸易协定,入世后各成员国间的关税壁垒和人为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药凭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就可以平等而又极具竞争力地进入各国市场,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WTO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就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药企业应该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中药国际地位提高

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不断出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以及生化药品研制成本大,医药费用昂贵等问题的存在,人们开始呼唤回归大自然,希望用天然药物和绿色植物来治疗疾病和保健。从北美、西欧等国家草药市场的兴起,到“世界传统医药日”的确定都表明一个有利于中药发扬光大的社会环境正日渐形成。中药已经显现出进入主流社会的新趋势,除香港外,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泰国都立案给予中医药合法地位;中药已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得到广泛应用;欧美一些国家也在逐步改善对中医药的限制。

4、威胁分析(Threat Analysis)

(1)加强中药质量管理

众所周知,GMP认证是药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而我国中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为数很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未达到GMP标准,所以中药得不到国际认可。近年来我国原料药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已基本完成GMP改造的印度企业药品的冲击。目前,我国在中药种植、生产、有效成分测定、毒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中药企业应努力建设符合国际通行标准要求的生产基地,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和稳定。

(2)推进中药剂型改革

传统的中药煎煮法其疗效相对显著,但煎熬过程和火候是西方人难以掌握的;另外欧美人服药普遍追求立竿见影。中药企业应大力推进中成药剂型改革,向具有三效(速效、长效、高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三便(贮存方便、携带方便、服用方便)的现代化剂型发展;剂量大的向浓缩丸、口服液、软胶囊剂型发展;外用药向橡皮膏剂、膜剂、霜剂等剂型改革;发展免煎中药饮片及中药颗粒剂。

二、市场区格分析

1、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ing)

根据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难易程度,中药国际市场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是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国家华人较多,各国政府大都承认我国的中药试售药品,中成药得到广泛应用。另外新加坡每年从我国进口中药材约2万吨,马来西亚每年进口中药材0.8万吨,泰国每年约需5000万美元的中药材,因此该市场最大且相对容易进入。

二是日本、韩国市场。日本、韩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今天的汉医学和汉方药。现在,日本已列入医疗保险目录的汉方制剂达233种,而韩国各种药典所记载506种药材中,仅62种与中药材同名异物,其余均相同。两国还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加工生产中药,日本是我国中药材第一大进口国,韩国除高丽参外,其他中药材也主要从中国进口。因此中药进入日本和韩国的难度较小。

三是欧洲市场。欧洲国家对中药进口要求较严,与日韩相比,中药进入欧洲市场难度要大些。随着对中药认识的转变,近年来西欧各国进口中药的数量也日渐增多,德、法、英、意、西、比、荷7国是进口最多的国家。

四是美国市场。中药进入美国市场必须先通过FDA认证,所用资金多且风险大,因此进入难度最大。目前,美国政府正在放宽对中药进口的限制,近期专门出台了《植物药在美上市批准法》和《关于植物药品研究指南》,开始接受有复方制剂的植物药作为治疗药物,我国批准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银杏灵已通过美国FDA的新药临床研究的预审。

2、目标市场选择(Market Targeting)

中药国际化应首先从最容易进入的东南亚市场突破。中药企业可采取中成药、中药材出口并举的策略,通过与国外公司合作研究开发的方式推动中药出口,也可以在国外接受规范化测试,获得药品认证和注册,直接在国外生产和销售。

在日韩市场,中药企业可加强与其合作研究开发,通过产品注册,将中药大规模打入两国市场。但国产中成药在安全、质量、功效等方面缺乏完整的科学数据,与汉方药相比缺少竞争力。据统计,目前世界中成药贸易额为50亿多美元,中国出口仅占10%,而日本占60%。因此我国中药企业应将重点放在提高药品的科技含量上。

中药企业可以选择符合市场需求且疗效显著的品种进入欧洲市场,并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临床资料,以获得药品注册的批准。

最后,中药企业可先以保健食品、非处方药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在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后,再申请进入该国的产品认证或FDA认证,直到成功注册,逐步占领市场。根据美国FDA的规定,中药产品以保健食品的形式进入美国市场,不需要预先审批FDA认证;以非处方药(即OTC)的身份进入也不需做新药认证,但需要提供充分的材料,依据法规认定其有效成分,在达到FDA各项非处方药的要求获得美国药品登记号(NDC)后方可在美国市场上以药品定位销售。

3、市场定位(Market Positioning)

日本一些制药企业十分注重于实施市场定位中的“缝隙战略”。他们依据对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进行的分析,尽可能避免与竞争对手正面交锋,而是采用“避强定位”模式,在市场缝隙点处进行渗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直到取得强大优势。面对潜力巨大的中药市场,我国中药企业如何寻找最有吸引力的机会,谨慎选择市场突破口和时机,日本企业的经验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中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国际营销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对外合作和出口药品等三大类。由于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中药企业必须重视国际市场调查,开发适宜的中药品种及包装,培育中药知名品牌,以国际标准推出更多的中药精品;同时选择有效的经销渠道和促销方式,使药品最终被当地消费者和医生认可使用,并能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另外,香港中药市场每年的贸易额约二十亿港币,其中有半数在本地使用,另一半为转口贸易,而从内地进口的中成药占香港中成药的75%。香港政府已于1997年7月制订“中药港”规划,准备把香港建成世界中药港。香港融资环境好,有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品牌信誉;尤其香港背靠内地,有望凭借国内人才、资源优势,成为引导我国中药企业走向世界的中心。

回答者:sctsct123123 - 高级经理 六级 1-25 13:25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并将这些研究对象列举出来,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SWOT分析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公司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未来发展问题。

优势,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劣势,也是组织机构的内部因素,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竞争力差等。

机会,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外国市场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也是组织机构的外部因素,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发事件等。

SWOT方法的优点在于考虑问题全面,是一种系统思维,而且可以把对问是的“诊断”和“开处方”紧密结合在一起,条理清楚,便于检验。

二、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公司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三、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公司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GMP与Q7a的不同点:

为了严格管理药品,必须对药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进品等进行审批,形成药品的注册制度,不同国家对药品注册要求各不相同,这不利于国际技术和贸易交流,造成人类社会资源浪费,不利于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因此,客观上有必要就药品注册问题进行国际性的共同协商,在主要问题上取得一致,由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的政府药品管理部门和制药行业在1990年发起的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ICH是由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组和秘书处组成。秘书处设在日内瓦。ICH文件分为质量、安全性、有效性和综合学科4类。其中,质量技术要求文件以Q开关,分别以1、2、3、4、5、6和7代表药品的稳定性、方法学、杂质、药典、生物技术产品质量、标准规格和GMP,再以a,b,c,d代表小项,Q7a(原料药的优良制造规范指南)就代表GMP方面唯一的一项----药物活性成分(通常指原料药)的GMP。

总的来说,Q7a和中国GMP 的精神、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方面是一致的。但有许多方面确实有其特点性的不同:

1、 Q7a把GMP 提高到了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度,要求“每家制造商都应该建 立、实施由管理人员和有关员工积极参加的、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Q7a 2.11),但中国GMP没提高到这个高度。Q7a的这个要求和国际上ISO9000的发展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发展到本世纪,已经形成了以 ISO9000为代表的一整套成熟的体系。ISO9000适合于各行各业,医药行业也不例外。GMP是制药行业的管理/技术规范,它本来应该早些和 ISO9000同步进行,但是,历史还是安排了一段进程距离。目前在ICH 中GMP和ISO9000已经同步了,但在国内制药界二者还有距离。

2、虽然Q7a没有像中国GMP那样规定质量管理部门直属企业负责人领导,但Q7a对质量管理部门所赋予的权力更权威更具体,明确规定企业所有的与质量有关的文件都要由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批准(Q7a 2.12),其中包括生产中所有的规格标准和主要的生产指导文件的批准、供应厂商的批准、生产中所有验证方案和报告的批准、与GMP有关的任何变更方案和报告的批准、与GMP 有关的任何变更方案的批准(Q7a 13.12)等等。

3、中国GMP虽然涉及原料药的一些内容,但对于原料药的专门规范还未出台。因此,一些基本概念未作规定。而Q7a首先对原料药作了定义和分类。

3.1 “在世界范围内对原料药的法定定义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只要某种原料在某一国家或地区中被分类为原料药,并被用于医药品或医药品的制造中,则这种原料的制造过程应该符合本掼的规定。”(Q7a 1.2)

3.2 Q7a把原料药按“生产类型”分为:(1)化学品(合成品);(2)从动物源得到的原料药;(3)从植物源得到的原料药;(4)从草药提取的原料药;(5)从粉碎或粉末状草药得到的原料药;(6)从生物技术发酵/细胞培养得到的原料药(Q7a 1.3)

4、 Q7a要求产品质量回顾。中国GMP只在第83条提出自检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组织自检,自检应按预定的程序对人员、厂房、设备、文件、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销售、用户投诉和产品的收回的处理等项定期进行检查,以证实与本规范的一致性”),尚未出现产品质量评审的概念和规定。Q7a除了有“同部审查(自检)”(Q7a 2.4)外,还提出了“产品质量评审”(Q7a 2.5)。在中国GMP对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要求中,也没有规定进行质量评审的工作,而Q7a在“质量部门的职责”中明确规定“开展质量评审活动” (Q7a 2.22)。

自检的目的是检查实操与规范的一致性,而评审的目的是探讨规范与客观的适合性;自检是评审的基础之一,评审是自检基础上的更高级活动。

5、Q7a增加了“计算机控制系统”(Q7a 5.4)的10点要求,这是中国GMP没有要求的内容,因为这一要求对我国许多药厂尚不现实。

6、Q7a对文件化的要求更普遍、更严格,贯穿在整个规定中。

例如:a、连原料药的生产从何阶段开始也要求定义和文件化说明(Q7a 1.3);b、“应该指定授权发放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人员。”(Q7a 2.14);c、“所有有关质量的活动都应该在执行时加以记录。”(Q7a 2.15);d、“任何偏离确定程序的情况都应该有文字记录并加以解释。对于关键性偏差应该进行调查,并记录调查经过及其结果。”(Q7a 2.16)。e、“对于顾问的姓名、地址、资格和提供服务的类型都应该保留文字记录。“(Q7a 3.31)等等。

7、Q7a非常强调以数据说话,一切都要有充分理由,十分强调验证和审评。

除了在各大项中有这种要求外(甚至连培训效果也要求评估,这在中国GMP中不作要求),还有专门章节(Q7a 12)对验证加以详细规定:12.1验证方针(3项);12.2验证文件(4项);12.3确认(1项);12.4工艺验证文件文件(6项);12.5工艺验证程序(3项);12.6已验证系统的定期审核(1项);12.7清洗验证(7项);12.8分析方法验证(3项)。

有关验证工作一共有28项。而中国GMP“验证”一章只有4项。

8、Q7a具有一定灵活性,目的是使质量管理更切合实际,有利于/方便于生产。

例如:a、中国GMP规定“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堆积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应按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第66条)。完全没有余地,无论大小更改都必须如此执行。但Q7a则认为“工序控制可以由有资格的生产部门的人员来实施。对于工艺的调节可以事先不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只要相关调节在由质量管理部门批准的限度内。所有测试及结果都应该作为批记录的一部分加以记录。”(Q7a 8.33);b、中国GMP规定只有质量管理部门才有权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第75条)。但Q7a认为“质量部门可将发放中间体的职责和权力委派给生产部门,但不包括运往制造商控制范围以外区域的中间体。”(Q7a 6.73)

9、其他不同之处:a、Q7a对顾问人员作为单独一项提出,表示对其影响十分重视(Q7a 3.3);b、提醒在公用设施生产能力”在超出限度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Q7a 4.20);c、照明条件不但要在生产工位上得以保证,”应该向所有区域提供充足的照明,便于清洗、维护及其他操作。“(Q7a 4.50);c、“在保存期限内,记录的原件或副本都应保留在记录所描述的活动发生的场所。”(Q7a 6.15);d、“为确保各批产品的一致性,对于每一种中间体和原料的主要生产工艺应该由同一人来制定,标注时间及签名,并由质量部门的另一个人独立进行检查、标注日期及签名。”(Q7a 6.40);e、“在一批原较药放行或分发之前,关键工序的批生产记录和实验室控制记录应该由质量部门进行审核和批准。非关键工序的生产和实验室记录可按照经质量部门批准的程序,由有资格的生产人员或其它部门进行审核。”(Q7a 6.71)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