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万能粉碎机清洁规程-原料药粉碎设备
(1)原料药设备及机械;
(2)制剂机械;
(3)药用粉碎机械;
(4)饮片机械;
(5)制药用水设备;
(6)药品包装机械;
(7)药物检测设备;
(8)其他制药机械及设备(制药辅助设备)
1、制药设备按生产形式可分为哪两种? 制药设备分为两种形式:
1、单机生产
※ 由操作者衔接和运送物料,生产规模可大可小,比较灵活,但生产效率低。(压片机、
高效包衣机)
2、联动生产线
生产规模较大,效率高,但对操作及原料的要求高,一处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联动线的生产。(水针洗烘灌封联动系统)
2、制药设备的三级保养或四级保养中,各级保养的周期和负责人。 设备三级保养细则 1、日常清洁保养
周期:每天或每班 责任人:操作人员 2、一级保养
周期:每月、每季或每半年
责任人:操作人员(设备员、维修人员指导) 3、二级保养 周期:每年
责任人:维修人员(操作人员参加)
☆某些企业将设备维护划分为四级:日常保养、小修(1-3个月)、中修(3-6个月)、大修(1-3年)
1、机械的定义和组成
机器的定义:用来变换能量或传递能量、物料和信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机器的组成:1动力部分 2执行部分 3传动部分 4控制部分 2、制药设备的常用材料有哪些 金属可分为:黑色金属(钢铁)、有色金属(铝、铜钛及其合金) 非金属可分为:高分子材料、工程陶瓷、复合材料 3、材料的使用性能主要指那些 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 5、机械常用的润滑方式有哪些?
手工加油润滑 滴油润滑 油浴润滑和飞溅润滑 油环润滑 压力循环润滑 6、钢跟铸铁组成的区别
工业用铸铁一般含碳量为2%~4%。钢是含碳量在0.04%-2.3%
1、 主要的粉碎作用力有哪些?
撞击 挤压 研磨 劈裂 剪切
2、 万能粉碎机、锤击式粉碎机、球磨机靠什么作用力来粉碎物料?
万能粉碎机:撞击 研磨 剪切 锤击式粉碎机:冲击 剪切 球磨机:冲击 研磨 3、 万能粉碎机的安全操作要点?
先润滑轴承 开机前检查机器完好 拉到皮带转到顺畅 开机空转,确认正常再投料,投料要均匀切忌多加 不得将手或机器伸入机器内 操作人员不能离岗,发现异常响声立即关机检查
4、 柴田式粉碎机中的挡板的作用
控制药物的粗细和粉碎速度
5、 胶体磨的适用范围,如何控制粉碎细度
固体的粉碎 混悬液 乳浊液的制备 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定子与转子间的可调节间隙使物料受到强大的剪切、摩擦及高频振动等 粉碎细度的控制:调节定子与转子间的距离
6、 球磨机和气流粉碎机的使用特点
球磨机:密闭操作 防止粉尘飞扬 防止浸膏吸潮 防止药物挥发 气流粉碎机原理:压缩空气通过喷嘴,形成高速气流,产生巨大的动能带动物料互相碰撞而粉碎 特点:压缩气体经喷嘴喷出膨胀时的降温效应,使粉碎在低温下进行
1、 筛网按制作方法不同的分类及用途
编织筛(网孔密) 冲制筛(较耐用) 2、 常用药筛的规格
共分九种,筛号越大,筛孔内径越小 3、 目数的定义
每英寸长度上的网孔数
4、 混合设备按容器是否转动的分类,按混合物料性质的分类
按容器的运动形式分为:回转型、固定型 按物料的性质分为:干湿机、湿混机 混合设备均为间歇操作 5、 回转型混合设备的种类
旋转混合机(一维运动混合机):上下翻动 二维运动混合机:自转、转筒随摆动架摆动 三维运动机:容器作径向、轴向环向运动 6、 常用的固定型混合机设备有哪些
槽形混合机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无重力混合机 流动型混合机 回转圆盘型混合机 7、 槽形混合机的工作原理
水平槽内的∽型螺带低速旋转使物料从两端推向中心,又从中心推向两端,物料不断在槽内上下翻滚而混合均匀。
1、 流体输送设备的分类
离心式 往复式 旋转式 流体作用式
2、 离心泵的构成,叶轮的分类、各种叶轮适合输送那类液体
叶轮 泵壳 轴 轴封(填料) 叶轮有开式(效力低) 半开式(宜输送易沉淀或含粒状液体) 闭式(效率高,难清洗)
3、 启动泵的操作有什么注意点
1.检查泵的转动部分是否灵活 2. 灌泵排气 3.关真空表、压力计、压力阀门、出口阀门4..启动离心泵 5.运转平稳打开压力表、真空表 ,观察无异常后,慢慢打开出口阀 6.调整工作参数(压力参数) 输送完毕关出水阀、关真空表、压力表、停泵 4、 离心泵产生汽蚀的原因,如何避免汽蚀
低压区液体产生饱和蒸汽压。高压区气泡破裂,周围的液体很快冲进气泡所在的空间,对叶轮。泵壳产生很大的瞬时局部冲击力 5、 旋转泵的种类
齿轮泵、螺杆泵
6、 齿轮泵和螺杆泵适合输送那些液体
齿轮泵的原理:进口处两齿轮脱离啮合,形成低压吸入物料,排出处两齿轮相互啮合形成高压挤出液体。适用于高粘度的液体或糊状物料,但不适合于固体颗粒的混悬液
螺杆泵的原理:内螺纹、螺杆与螺杆的啮合将液体轴向推进。最后排出 适用于输送粘稠液体
7、 蠕动泵的特点
原理:通过旋转的滚柱使胶管蠕动来输送液体 不与液体接触,避免液体污染泵体 适用于敏感性、粘稠、强腐蚀性、纯度要求高、含有一定颗粒的物料
1、通风机的分类
轴流式和离心式 轴流式适用于车间通风 离心式适用于空调系统的送风装置 2.罗茨鼓风机的机构组成 机壳、腰型转子或三角形转子 工作原理:转子朝相反方向转动使壳体内形成低压区和高压区
3、压缩机的种类 离心式 往复式 4、真空泵的分类
往复式(适用于干式,不宜抽吸含较多可凝性蒸汽的气体)旋片式 水环式(适用于抽吸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气体。不易发生危险) 喷射式(抽吸腐蚀性气体或有毒气体) 5、列举常用阀门的种类
按驱动力分(自动阀、驱动阀) 按结构分(截门形、闸门形、旋塞形和球形、蝶形) 按用途分(开断阀、止回阀、调节阀、分配阀、安全阀、疏水阀、放空阀、排污阀) 6、 隔膜阀的特点
易于清洗,适用于注射用水的输送 隔膜上方的阀杆等零件不受腐蚀,不需填料密封、介质不会外漏 隔膜为易损件应视介质定期更换 受介质限制只适用于低压和温度相对不高的场合
1、 常用的助滤剂有哪些
硅藻土 活性炭 珍珠岩 石棉
2、 垂熔玻璃滤器的分类、特点及适用范围
漏斗 滤球 滤棒 特点:由硬质玻璃烧结而成,化学性能稳定,对药液吸附作用小,与药液不起化学作用,不影响PH值,易洗涤,可热压灭菌。用于精滤或膜前的预热 3、 那些过滤设备只能进行粗滤,那些过滤设备可进行精滤
粗滤:板框压滤机 砂滤棒 可作精滤:垂熔玻璃滤器 4、 微孔膜组件的分类
有板框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式
1、 列举多功能提取罐的组成部分
罐体 料叉(上下移动翻动药材) 加料口 夹套装置 筛板(隔渣) 排液口 2、 多级逆流提取的优点
节约溶剂 节省能源 提高有效成分提出率 3、 超临界提取的常用溶剂
CO2(无毒 无味 不腐蚀 易回收) 4、 超临界提取工艺的主要设备
溶剂贮罐 萃取釜 分离釜 压缩机 减压阀 溶剂循环泵 制冷机组
1、 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比较,有何优点
单效蒸发的蒸发量大、传热面积大但 多效蒸发:增加效数可节约能源,但效数越多设备投资费用越大
2、 多效蒸发的流程
并流 逆流 平流
3、 循环式蒸发器和单程式蒸发器在用途上的区别
单程蒸发器:适合热敏性物料 循环式蒸发器:料液循环快,蒸发速率高 4、 蒸发器中除沫装置和“大气腿”的作用
除沫装置:分离液滴和雾沫,减少损失 大气腿:防止冷凝器下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水
1、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的测量及其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干球温度与湿球温度之差越大,表明相对湿度越低 2、 干燥过程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
预热 恒速干燥 降速干燥 3、 干燥设备节能的措施
湿物料的预处理(干燥前尽量除去物料中的水分) 采用较低废气出口温度和较高湿度的操作条件 将废气循环(但会降低推动力) 将废气排空之前通入预热器加热冷空气 注意设备和管道的保暖
4、 隧道式干燥器的热源有哪几种
电热 蒸汽 远红外 微波
5、 沸腾干燥的操作注意事项 先开风机,再加热 先关加热,待出风温度接近常温,再关风机 关闭风机约1min才可按抖袋装置,防止布袋扯破 待密封凹陷后,才可以拉出沸腾器卸料 6、喷雾干燥器雾化器的种类
气流式 压力式 离心式
7、喷雾干燥中的雾滴相对空气的流向有几种
并流:干燥后物料温度不高,产品常为非球颗粒,质地较疏松 混流:停留时间长,适用于耐高温物料 逆流:热效率高,适用于非热敏性物料
1、 蒸馏的作用,精馏的分类
蒸馏:基于各组分间具有不同的挥发性而实现分离的过程 精馏(多个蒸馏器串联):适用于高分离度的情况可分为:板式塔、填料塔 2、 制药工业中的工艺用水的种类
饮用水(自来水) 纯化水 注射用水 灭菌注射用水 3、 纯化水的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
离子交换法(优点:除盐率高 缺点:树脂再生时耗用的浓盐酸和氢氧化钠的量较大,致使制水成本提高、污染环境) 蒸馏法 电渗析法(耗电能大,除盐率不高,只用于纯水制取的初级脱盐工序) 反渗透法(对细菌、热原、病毒及有机物的去除率达100%,但脱盐率只有90%,对原料水含盐率要求高) 电去离子法(电渗析+离子交换,可连续制得高质量的超纯水) 4、 离子交换膜分为多少种类
可分:框式 管式 卷式 中空纤维式
5、 电离离子法是那两种制水方法的组合,分为多少个过程
电渗析+离子交换 当原水进入直流电场时,发生离子迁移、离子交换
1、 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分别包括哪些
物理灭菌法(干热、湿热、射线、滤过) 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化学杀菌剂灭菌) 2、 FO值的含义
一定温度灭菌温度下Z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时Z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3、 蒸汽灭菌设备验证的具体项目和判断标准
仪表校正 热分布器试验 热穿透试验 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 4、 灭菌设备需要进行再验证的情况
变更处方、灭菌工艺灭菌设备时;一般每年做一次在验证 5、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操作注意事项
开蒸汽阀,开排气阀 预热10-15min(飞、当排气孔没有雾状水滴是可关闭排气阀) 加热至接近温度时,调节排气阀,维持灭菌温度。 到达灭菌时间后,关闭进气阀,渐开排气阀,表压降至零后稍开柜门,10min后打开柜门出料。 灭菌时间由全部药液达到灭菌温度时算起 灭菌完毕后严禁马上打开柜门,防止压差和温度差太大出现爆瓶及伤人事故
6、 水浴式灭菌器的优点
依靠循环水(去离子水)间接降温,减少爆瓶。爆袋现象 避免在灭菌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冷却水不洁净造成二次污染
7、 根据灭菌工艺过程,隧道式干燥灭菌机的内部分成几部分
预热部分 高温灭菌部分(300℃-350℃)冷却部分 8、 对比两种隧道式干热灭菌的特点
热风循环隧道式干热灭菌机:受热均匀 灭菌效果好;但高效过滤器必须耐高温,价格高 辐射式干热灭菌机:高温灭菌区没有热风循环,隧道两侧的物料受热不均匀,灭菌效果稍差;但不需设置耐高温的高效过滤器,成本低。
1、 按设备性质分,制颗粒的方法有哪几种
制粒的方法: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 沸腾干燥制粒法 2、 常用的湿法制颗粒设备有哪些
摇摆颗粒剂 旋转式制粒机 快速混合机
3、 摇摆式颗粒机的工作原理,影响颗粒质量的因素
利用齿轮齿条机构,使滚轮往复旋转,将软材从筛网强制挤出,模仿人工在筛网上用手搓亚。可制湿颗粒,也可以整粒 颗粒质量的影响因素:筛孔的孔径 料斗中软材存量和安装筛网的松紧程度 粘合剂浓度高、用量大,过筛次数多;颗粒均匀而坚实 4、 快速混合制粒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搅拌桨使制粒缸内的物料上下左右翻动快速混合均匀,在高速旋转的制粒刀的切割下,混合物被切割成湿粒 操作:开机前检查 消毒 加料 混合(搅拌桨) 制软材(喷粘合剂) 制粒(制粒刀) 出料
5、 沸腾制粒机的工作原理,为何也称为一步制粒
原理:物料粉末受净化热空气作用,在流化床中呈流化状态,并进入预热和混合,雾化喷入粘合剂,粒子聚集成团粒,由于热空气对物料的不断干燥,团粒中的水分蒸发,形成均匀的多微孔球状颗粒 因为它将混合、制粒、干燥三步合一
6、 沸腾制粒机中压缩空气的作用
压缩空气的作用:形成喷枪的喷雾压力 控制喷枪开关 控制活塞升降 有脉冲阀控制交替反吹抖动滤袋
7、 沸腾制粒机喷枪安装的位置及用途
顶喷:避免物料将喷枪堵塞(制粒、包衣)底喷:使片心湿润均匀(包衣) 切线喷:喷枪装在容器壁上(制丸、制粒、包衣)
1、 多冲旋转式压片机的总体结构(五部分)加料部分、压片部分的构成
加料部分 压片部分 吸粉部分 控制部分 动力及传动部分 2、 月形回流栅式加料器的作用
填充 定量 排出片剂
3、 多冲旋转式压片机的3个工作过程,以及上冲、下冲的运动规律
工作过程:填充过程、压片过程、出片过程 上冲运动轨迹:平行 下行 上行 下冲运动过程:下行再上行 稍下行再上行 上行 压片过程:填料 压片 出片 4、 预压轮有什么作用
预压后再松开,使空气逸出,防止裂片 5、 片重和片剂的硬度通过什么装置来调节
片重调节装置 片厚调节装置 6、 充填调节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原理:改变下冲杆在中模孔内下降的位置,从而改变孔内装药容积,达到调节模孔充填量(即片重)的目的 结构:填充轨、螺杆、螺母(外为蜗轮)、蜗杆、手轮 7、 片厚调节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原理:改变下压轮的高低位置,改变压片时下冲与上冲间的距离,达到调节片厚度的目的,也调节了压力(即片剂硬度) 结构:下压轮 下压轮曲轴 蜗杆 蜗轮 8、 常见的压力过载保护有哪两种
预压过载保护 充填量过载保护 9、 压片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装冲头前要检查冲模及冲头是否有破损 开机前应装上防护罩,运行时防护罩不可拆开 细粉多的原料不要使用,否则下冲漏料多,加速机件的磨损和原料损耗 含水量超标的原料不能使用,否则会影响颗粒的流动性和造成粘冲 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不能离岗 拆装模具时只能一人操作 生产将结束时,应注意余料量,接近无料时应降低车速或停机
1、 包衣的种类
糖衣 薄膜衣(胃溶衣、肠溶衣) 2、 常用的包衣设备
包衣锅 喷雾包衣机 高效包衣机 沸腾喷雾包衣机 3、 高效包衣机的组成
主机 控制系统 喷雾系统 热风柜 排气柜 搅拌配料系统 进出料装置 4、 高效有孔包衣机的工作原理
片心在旋转滚筒内作翻转运动,包衣介质经蠕动泵从喷枪洒到片心,洁净热风穿过片心从底部筛孔排出,片心表面干燥成薄膜 5、 有孔包衣机与无孔包衣机用途上的区别
有孔:片剂。塑制丸的包衣 无孔:小丸?滴丸的包衣(采用气道分配器排风《避免药品落入筛孔
6、 包衣操作中控制质量的重点
掌握锅温、喷速、转速三者的关系
7、 包衣液喷速、锅温与转速对包衣质量的影响
喷速和热风温度的控制:应使片面略带湿润 温度过低或喷速过快:片剂易粘连 温度过高:干燥太快,成膜粗糙。片色不均 锅转速的控制:转速低:衣膜附着力强 转速高:衣膜附着力差,易剥落
1、 糖浆剂常用的生产设备有哪些
溶糖过滤设备(溶糖锅 过滤器)配料设备(配液罐 过滤器 储液罐) 灌封设备 2、 糖浆剂灌装设备按工位不同可分为哪两种
可分为:直线式 转盘式
3、 糖浆剂灌装机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
原理:容器经过理瓶器整理 经输瓶机构送到灌装工位 柱塞泵计量灌装 灌装后送出灌装机 由理瓶机构 输瓶机构 灌装机构 挡瓶机构 动力机构组成
1、 硬胶囊的规格
000、00(兽用)、0、1、2、4、5(人用) 2、 硬胶囊的灌封工序(7个步骤)
制备工序: 空胶囊制备 填充 封口 抛光 包装 原料粉碎 加辅料 混合 制颗粒
灌装工序:空胶囊落料和药粉供给 方向校正 帽体分离 药物填充 剔废 帽体闭合 胶囊送出
3、 胶囊定向排列有哪两个步骤
水平校正 垂直校正
4、 填塞式灌装的全自动胶囊填充机有那两个回转盘,分别有什么作用
胶囊回转盘:12个或十个工位(完成胶囊的排向 分离 剔废 闭合 排出等操作) 粉剂回转盘:6个工位(冲杆将药粉将药粉填充进囊体) 5、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胶囊回转盘中10个工位分别起什么作用
播囊及帽体分离 下模快下降并外移 微丸灌装 药柱填充 余留扩展工位 剔废 下模块内移并上升 锁囊 排出 模块清理
6、 全自动胶囊填充机的装药量应如何调节,标尺的读数代表什么
装药量的调节:调节充填杆进入剂量的深度(越深装量越大) 标尺的读数:充填杆下平面与剂量盘下平面的距离
1、 按制备方法丸剂可分成几类
按制备方法分:塑制丸 泛制丸 滴制丸 按赋形剂分:水丸 蜜丸 糊丸 蜡丸 浓缩丸 2、 塑制法中制丸块(软材)的设备
捏合机 槽形混合机
3、 全自动中药制丸机的制丸部分的组成
制丸条和分粒、搓圆两部分 原理:利用螺旋推进器将软材从制条器上的圆形孔中挤出,形成丸条,用相向运动的刀轮交错前后运动,将丸粒搓圆,丸粒在酒精的润滑下脱离刀轮掉落在出丸滑道上 4、 泛制法制丸所使用的设备
包衣锅 原理:药物细粉被水(或黄酒、药汁、流浸膏等其他液体粘合剂)交换润湿,撒布在机械中,不断翻滚逐层增大 5、 滴丸生产设备的组成(4部分)
滴管 保温装置 冷却剂温控制装置 冷却剂容器 原理:药液和基质通过加热罐加热并混合均匀后,由滴头滴入与基质不相容的冷凝液中,液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力收缩冷凝成球形,被冷却液带动从出口流出,通过筛网收集 6、 生产中影响滴质量的因素
丸重:滴管口径(一定范围内管径大滴制的丸也大,反之则小) 温度(温度升高,粘度下降,表面张力下降,丸重变小) 滴出口与冷却剂液面的距离(距离过大会因重力作用被跌散而产生细粒,两者距离不宜超过5cm) 如滴出浸在冷却液中滴制,滴也必须克服浮力才能滴下,丸重会增大
圆整度:液滴在冷却剂中的移动速度(速度越快,受力越大,形状越扁 调整方法:降低药液与冷却液的密度差、提高冷却剂的粘度) 液滴的大小(小丸收缩成球的能力强,圆整度比大丸好) 冷却剂温度(液滴冷却过快使丸粒不圆整、产生空洞或拖尾 调节方法:梯度冷却,使冷却液温度逐渐降低(上热下冷)) 7、 全自动中药制丸机
1、丸型不圆(①制丸刀没有对正,重新对正制丸刀。②出条与制丸刀不匹配,更换使之匹配。③药粉过粗,重新粉碎,进行微粉,保证药粉细度。)
2、出条速度与切丸速度不同步(自控失灵,感应开关与自控金属片串位没有接触。) 3、出条不光滑(①加热圈没加热,出条片温度低。②多次挤压,使药条密度加大。) 4、丸形呈圆柱形(出条与制丸刀不匹配,扩出条孔)。
5、方箱出现异常声音(①刀轴与齿轮研伤,缺油。②轴承可能损坏。) 6、推料漏药(更换聚四氟垫。)
药品生产管理流程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第三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级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第四条企业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第五条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第六条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对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第七条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第八条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第九条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第十条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第十一条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第十二条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第十三条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第十四条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第十五条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第十六条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第十七条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第十八条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第十九条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第二十条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品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它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它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第二十一条避孕药品的生产厂房应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分开,并装有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他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可避免时,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必要的验证。放射品的生产、包装和储存应使用专用的、安全的设备,生产区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排气中应避免含有放射性微粒,符合国家关于辐射防护的要求与规定。第二十二条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的加工或灌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贮存要严格分开。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及灌装应彼此分开。强毒微生物及芽胞菌制品的区域与相邻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第二十三条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必须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中药材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操作应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设施。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第二十四条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第二十五条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第二十六条仓储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等设施及温度、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仓储区可设原料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第二十七条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和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级别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第二十八条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检定要分室进行。第二十九条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并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第三十条实验动物房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第三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第三十二条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第三十三条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第三十四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角、盲管。储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第三十五条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第三十六条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第三十七条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第三十八条药品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第三十九条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第四十条药品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购入,其产地应保持相对稳定。第四十一条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第四十二条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第四十三条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第四十四条品、精神药品、毒品(包括药材)、放射品及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品的验收、储存、保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菌毒种的验收、储存、保管、使用、销毁应执行国家有关医学微生物菌种保管的规定。第四十五条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应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第四十六条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第四十七条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第四十八条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第四十九条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第五十条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第五十一条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第五十二条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级别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第五十三条洁净室(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第五十四条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第五十五条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第五十六条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第五十七条药品生产验证应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产品验证。第五十八条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应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第五十九条应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第六十条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第六十一条药品生产企业应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记录:1.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2.物料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等制度和记录;3.不合格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制度和记录;4.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5.本规范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制度和记录。第六十二条产品生产管理文件主要有:1.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题目、编号、制定人及制定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标题及正文。2.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记录。第六十三条产品质量管理文件主要有:1.药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2.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3.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4.批检验记录。第六十四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分发、使用的文件应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第六十五条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1.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2.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3.文件使用的语言应确切、易懂;4.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5.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第六十六条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应按制定时的程序修订、审批手续。第六十七条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第六十八条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第六十九条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第七十条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6.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宜露天干燥。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第七十一条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工艺用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定期检验,检验有记录。应根据验证结果,规定检验周期。第七十二条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应包括: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2.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第七十三条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第七十四条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并有与药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第七十五条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2.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法;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粒数和微生物数;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9.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职责。第七十六条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第七十七条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第七十八条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第七十九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第八十条企业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管理。第八十一条对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和调查处理。对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八十二条药品生产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八十三条药品生产企业应定期组织自检。自检应按预定的程序,对人员、厂房、设备、文件、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销售、用户投诉和产品收回的处理等项目定期进行检查,以证实与本规范的一致性。第八十四条自检应有记录。自检完成后应形成自检报告,内容包括自检的结果、评价的结论以及改进措施和建议。第八十五条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法。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第八十六条不同类别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特殊要求列入本规范附录。第八十七条本规范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第八十八条本规范自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的制药机械行业分类
药品生产管理流程
管理是人类各种组织活动中最普通和最重要的一种活动。以下是我收集的药品生产管理流程,欢迎查看!
批生产记录批
生产记录是一批药品生产各工序全过程(包括中间控制)的完整记录,应具有质量的可追踪性。
一、批
批的概念: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
1. 大、小容量注射剂一般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2.粉针剂一般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3.冻干粉针剂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4.固体、半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固体制剂如采用多次混合后的产品作为一个批号,必须经过验证,证明产品质量的均一性后,在规定限度内所生产的产品为一批。一般以最终所采用的混合设备如多维运动混合机混合一次的数量为一个批次。
5.液体制剂(包括膏滋、浸膏及流浸膏等)以灌封(装)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6.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间歇生产的原料药,可由地定数理的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混合前的产品必须按同一工艺生产并符合质量标准,且有可追踪的记录。
7.生物制品生产应按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的“生物制品的分批规程”分批和编制批号。
应注意两台或两台以上的压片机(胶囊充填机)所压制出来的片子,必须分别做片重差异(装量差异)检查,确认在同一合格的范围之内并且符合其质量要求后才可作为一批。
二、批号
批号的定义: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生产中的每一个批次都必须要编制生产批号。
批号的编制方法
1. 正常批号:年—月流水号,如011201批,即2001年12月的第1批。或采年—月—日流水号,如0112012批,即2001年12月1日的第二次配制所生产的批号。或采用数字加字母,以英文字母表示生产车间或剂型等。
2. 重新加工批号:重新加工后的批号不变,只是在原批号后加一代号以示区别,代号由企业自定,如年—月—日流水号(代号)。
3.混合批号:年—月—流水号(代号),如0112/03-05,表示所混合的批号为2001年12月第3批至第5批共3 批,代号由企业自定,并由车间填写混合批号登记表。
应注意的是药品的零头包装只限于两个批号为一合箱,合箱外应标明全部批号,并建立合箱记录。
三、批生产记录
1.批生产记录的定义: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应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2.批生产记录的内容: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的记录。
3.批生产记录的填写
岗位操作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工艺员审核并签字;批生产记录由车间技术人员汇总,车间技术主任或车间专职工程师审核签字,跨车间的产品,各车间分别填写,由厂生产技术部门指定专人汇总审核并签字。成品发放前,厂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生产记录并签字,决定产品的最后放行。
GMP中规定填写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填写批生产记录的要求:
①内容真实,记录及时;
②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填写;
③不得任意撕毁和涂改,需要更改时,应用一条或二条横线划在更改处,在旁边重写正确的数据并签名及日期,要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④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数据完整,除备注栏外,不准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可填写,要用“—”表示;
⑤内容与前面相同时应重复填写,不得用“……”或“同上”、“同左”来表示;
⑥品名等应写全名并按标准名填写,不可简写;与其他岗位、班组或车间有关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
⑦填写日期一律横写,不得简写;
⑧签名时应写全名,不得简写;
⑨数据的修约应采用舍进机会相同的修约原则,即“4”舍、“6”入、“5”成双。
4.复核批生产记录的注意事项:
必须按每批岗位操作记录串联复核;
必须将记录内容与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对照复核;
上下工序及成品记录中的数量、质量、批号、容器号必须一致、正确;
对生产中不符合要求的填写方法,必须由填写人更正并签字;
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查明原因,作出合理的说明,并作详细的记录,经办人,复核人要签字。
5.批生产记录的保存:
批生产记录应按产品种类按批归档保存至产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在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应保存三年。
生产过程的技术管理
一、生产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1.生产管理部门按照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安排生产计划,并编制批生产指令发放到生产、物料及质量等相关部门。同时,将相应的批生产记录发放至操作车间。
2.生产车间按批生产指令、生产工艺规程及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由车间工艺技术员向各工序分别下达生产计划,各工序根据计划向仓限额领取物料,领料时需核对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数量、及检验合格报告单等,并填写领料记录。
3.对制剂或原料药成品质量有影响的原辅料,在货源、批号改变时,应先进行小样试制确认符合要求后填写小样试制合格报告单,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签署后方可投入生产。
4.生产操作开始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工艺卫生、设备状况等进行检查,检查内容有:
①检查生产场所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卫生要求;
②更换批号品种及规格前要有上一批产品的“清场合格证副本”,未取得“清场合格证副本”不得进行另一个品种或同品种不同规格或不同批号产品的生产;
③设备清洁完好,有“设备清洁状态标志”;
④计量器具与称量范围相符,清洁完好,有“计量检定合格证”,并在周检有效期之内;
⑤正在检修或停用的设备应挂上“不得使用”的状态标志,检修完毕后应由设备员验收合格并清洁干净、符合要求,有设备完好状态标志才允许使用;
⑥衡器、量具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正,对生产上用于测定、测试仪器、仪表,进行必要的调试;
⑦所用各种物料、中间产品应按质量标准核对检验报告单,中间产品有质管员签字的传递单,仔细辨别,盛装容器要桶、盖编号一致,并有明显标志;
⑧盛放物料的容器外必须具有标签,标签上应注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皮重、毛重、净重)或数量、本批容器数及加工状态、工序名称、操作日期及班次、操作人、复核人等。
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1.按GMP规定,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投料、称量、计算等操作,都必须要有人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应在操作记录上签名,车间工艺技术员、质量员均应对此关键操作进行监督。对于麻醉的药品、精神的药品、毒品、放射品及贵细药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使用后剩余的散装物料应及时密封,由操作人在容器上注明启封日期,剩余数量、使用者、复核者签字后,由专人办理退库手续。再次启封使用过后原辅料时,应核对记录,检查外观性状,如发现有异常情况或性质不稳定时,应再次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批生产结束后的剩余物料,操作人员应及时退库,车间不得存放未使用完的剩余物料,但中间站存放的中间产品除外。
2.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岗位操作需按生产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工艺条件和标准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生产工艺规程、标准操作规程一经制定,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企业生产技术部门和车间工艺技术员须对生产工艺规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即制定工艺查证制度并定期进行工艺查证,并详细记录,保证工艺规程及操作规程的准确执行。工艺查证内容由企业按各岗位操作规程的要求,检查各工艺参数执行情况、洁净区(室)温湿度以及定期检查尘埃粒子数、微生物数、质量抽查记录、工艺卫生及批生产记录。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岗位的工艺控制点,质量控制点,并严格进行自控。
中药制剂车间一般生产工艺控制点有:(以片剂为例)
①提取浸膏的比重,数量,醇沉的酒精浓度等;
②中药材粉未的粒度、水份、微生物数量、粉碎物料平衡收率等;
③制粒工序的粘合剂配比、使用量,制粒温度,颗粒粒度、水份、含量均一性等;
④压片片剂的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或溶出度、片重差异、外观等;
⑤片剂包衣的包衣液情况、包衣片外观、崩解度、片剂增重等;
⑥内包装工序的包装数量、外观、密封性试验等;
⑦外包装工序的标签、使用说明书领用情况,外包装数量、包装质量等。
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操作意见时进行,同一品种同一规格不同批号的制剂生产及包装操作在同一操作间内进行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措施。
生产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稳、轻、少,不做与生产无关的动作及不必要的交谈,更不能在生产操作现场嘻笑和打闹或高声唱歌。
4.生产过程中各关键工序要严格进行物料平衡的计算,符合规定的范围方可流入下一道工序。如超出范围,要按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分析调查,采取措施要经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的质量事故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中如发现物料异常情况,或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操作人员不能自作主张,需向相关人员及车间领导汇报,按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最终由质量管理部门决定物料的使用权。质量管理部门应遵循“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不合格的原辅料不得投入生产,不合格的中间产品不得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的成品不得出厂。
生产过程、中间产品都必须在质量管理部门质管员的严格监控下,各种监控凭证要纳入批记录背面,无质管员签字发放的各种放行凭证,不得继续操作。
生产过程中如发生问题需对设备进行调节或维修时,应停机进行操作,切不可开机操作,以免造成安全事故,对人员造成伤害。
5.定置管理
为了便于养成良好的.生产习惯,减少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车间应进行定置管理。
生产操作与设备应按工艺流程的顺序合理布局,使物料的生产按同一方向顺序流动,避免物料的交叉流动,减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且不遗漏任何生产工序。
操作间的定置管理是指严格规定操作间的设备、各种物料及容器、操作台等的摆设位置。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器具,在使用完毕后都应放回原位,不能到处丢放或放在设备里面,以免发生生产事故。
中间站等其它房间也应进行定置管理,如洁具间应规定各种清洁工具的存放位置,并严格执行制定的定置管理制度。
6.状态标志管理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包括工艺用水管道应标明管道内物料的名称及流向。管道应安装整齐、有序,或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喷涂以示区别。如物料管道
——**、蒸汽管道
——红色、饮用水管道
——蓝色、压缩空气管道
——白色等,可由各企业按自已的实际情况自定。以喷涂颜色的方向表示物料的流向。
各生产操作间也应有状态标志来说明操作间现在的生产状态。生产时应标明所生产的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等;未生产时应用清洁、待清洁等表示,清洁状态应标明清洁有效期、上批产品名称等;未使用的房间应用备用标志表示。
设备的状态有清洁、使用、备用、维修、待修等。使用时应标明所生产的品种、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操作人等,设备固定状态标志应标明设备的型号、设备负责人等。 物料和使用容器也应有状态标志,其内容如前面容器标签所示。
7.包装与贴签管理
对符合生产工艺规程要求,在质量管理部门和车间工艺技术员、质量员的监控下完成生产全过程,并检验合格的产品可由生产管理
部门下达批包装指令。对于一些检验周期长,需要在检验结果前包装的制剂产品,则允许先包装后按待检寄库的产品处理,检验合格后才办理入库手续。
包装所使用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必须由车间填写领料单,派人到标签库限额领取,并由领料人及发料人签字。已打印批号的标签,发剩的和残缺标签或该批号取消时,或车间贴签工序剩余标签不得回收利用,应由经手人会同质管部门派人监督销毁,并做好记录,经手人及监督人员签字。
车间应设标签库,由专人负责标签的领用和发放,并按品种、规格分类,存放在标签库内,
上锁保管,并有记录登记,已印批号的标签,按批存放。产品包装时,由包装工序根据批包装指令派专人向车间领取并填写领用记录。
每批产品在包装完成后应及时填写包装记录,如实填写所领用的包装材料数量。如果使用数+剩余数+残损数之和与领用数不相符合时,应查明原因,并做好记录。标签不得改做他用或涂改后再使用。
8.中间站的管理
车间生产的中间产品,应存放在中间站内,不得长时间存放于操作间。中间站存放的范围包括:中间产品、待重新加工的产品、清洁的周转容器等,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物品不得存放于中间站,中间站应随时保持清洁,不得有散落的物料,地上散落的物料不得回收!进入中间站的物品其外包装必须清洁,无浮尘。
中间产品在中间站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注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并按品种、批号码放整齐,不同品种,不同批号,不同规格的产品之间应有一定的距离,物料应加盖密封保存。并以“红色牌”表示不合格,以“**牌”表示待验,以“绿色牌”表示合格,以 “白色牌”表示待重新加工,并且分堆存放。
操作人员每天及时将物料存放入中间站,并填写中间站进站记录,中间站管理员核对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数量)容器数、工序名称、加工状态等,无误后检查外包装清洁情况,并由送料人及中间站管理员共同签字,填写进站日期,并将物料按规定堆放整齐。中间站管理员填写中间产品台帐及中间站物料卡,中间站进站记录应附于批生产记录上。
中间站存放的物料要求帐、卡、物一致,质量管理部门监督员及车间工艺技术员、质量员应定期对中间站的物料状况进行检查。
中间站管理员对中间产品进行请验,此时物料应挂待验状态标志,只有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挂合格的状态标志,或由质量管理部门发放中间产品合格证。
根据车间下达的工序生产指令,中间站管理员可向下一工序发放合格的中间产品,并填写中间产品出站记录,由下一工序的领料人员复核品名等到,在中间站出站记录上共同签字,同时填写中间站台帐及库卡。
中间站应上锁管理。管理人员离开时应上锁后方可离开。
9.不合格品的管理
经质量管理部门检验确认不合格的产品,由检验部门发放不合格品检验报告单,车间及时将不合格品存放于规定的不合格品存放区内,并挂上红色不合格品标志,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时进行处理。
不合格品一般由生产管理
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后报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由主管领导批准,规定部门执行,限期处理,并填写处理记录。
10.模具、筛网的管理
车间设备员应对生产使用的模具建立档案,存放于相应的模具间。模具使用前后均应检查其光洁度,零配件是否齐全,有无破损,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等,并填写模具使用发放记录。对破损的模具应进行维修,合格后方可使用,无法继续使用的,应办理报废手续,并根据实际情况申请采购。
筛网使用前应检查其完好程度,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每一存放的筛网都应标明其规格(目数)。生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筛网的使用情况,如发现破损应追查原因,是否对产品造成了质量影响,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生产。如为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车间领导及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解决。
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不易与药品产生化学反应的不锈钢或尼龙筛网。
1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物料的管理
①粉头的管理
粉头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合格的,可以回收利用的或未用完的少量物料。如胶囊充填完成后剩余的加料盘中的物料等。
生产结束后产生的粉头应及时装入洁净的容器中,注明品名、规格、批号、重量(数量)、生产日期、操作人及复核人等,送入中间站保存并做记录,报送车间工艺技术员。
车间工艺技术员根据生产安排情况,将合格的粉头投入下一批生产的同一规格品种的产品中,并要求在批生产记录中注明粉头的物料流动情况。粉头必须规定使用周期,超过规定的周期后必须进行复检,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不合格的粉头应作为废弃物处理。
②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的管理
生产中的废弃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的物料及其它不能继续使用的物品,包括掉落在地上的物料、压片或胶囊充填中做装量差异(片重差异)后的片子(胶囊)、盛放物料的塑料袋等。它应按照废弃物管理规程,由生产操作人员及时将废弃物装入专门的盛放废弃物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时间,由专门的人员收集后由物料通道传出洁净区。
如下例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料如何处理?
粉碎后操作后留在粉碎机内的药物;
制粒时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颗粒;
干燥过程中取出观察颗粒外观的颗粒;
压片前试压(调机)后留下的片子;
取样检查片重差异的素片;
胶囊充填过程中怀疑有装量差异不合格的胶囊;
制粒后发现有钢丝筛网破损后的颗粒。
12.物料平衡的管理
建立并规定物料平衡检查标准,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物料收率的变化,进行严格的收率控制,使之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不正常的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这是防止差错和混淆的有效方法之一。
①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实际值 ? 收率= ×100% ? 理论值 ? 其中:
理论值:为按照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理论产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
实际值:为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量。
如制粒工序的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所得颗粒的总重量(kg) ? 物料平衡= ×100% ? 投入的原料辅料重量+粉头重量(kg)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一般需计算物料平衡的工序有:
备料(粉碎、过筛);制粒、和药;制丸、压片、胶囊充填;包衣;内包装;外包装。
中药前处理工序:药材拣选;炮制加工;提取浓缩;药材干燥。
②在生产过程中如发生有跑料情况,应及时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质量管理部门,并详细记录跑料过程及数量,跑料数量也应计入物料平衡之中,加在实际值范围之内。
凡物料平衡收率不符合生产工艺规程的规定,应立即贴上待处理品的状态标志,不能递交到下一道工序,并填写偏差处理单,按偏差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清场管理
一、定义和目的
为了防止混淆和差错事故,各生产工序在生产结束,转换品种、规格或批号前,均应进行清场。
清场的频次:每天生产结束后应进行清理,将设备表面,操作间清理干净;换品种、批号时应进行彻底的清场;连续生产规定的时间(一般三天)后,也应进行彻底清场;长时间的生产间隔后,再次开始生产之前也应进行清场。
清场必须严格按照岗位与设备等的清洁规程进行操作,车间工艺技术员、质量员及质量管理部门的质监员应对清场工作进行监督。
二、清场的内容及要求
1.地面无积灰,无结垢,门窗,室内照明灯、风管、墙面、开关箱等外壳无积尘室内不得存放与下次生产无关的物品(包括物料、文件、记录和个人杂物);
2.使用的工具、容器、应清洁,无异物、无油垢;
3.设备内外无生产遗留的药品,无油垢;
4.非专用设备、管道、容器、工具应按规定拆洗或灭菌处理;
5.凡直接接触药品的设备、管道、工具、容器应每天或每批清洗或清理。同一设备连续生产同一无菌产品时,基清洗周期可按生产工艺规程及标准操作规程执行;
6.包装工序清场时,多余的标签及使用说明书等包装材料应全部按规定处理。
三、清场记录及合格证
清场时应填写清场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名称、上批生产品名、规格、批号、清场日期、清场项目及检查情况、清场人及检查人签字。
清场结束由车间质量员复查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纳入本批批生产记录,副本流入下一批生产记录中,清场合证应规定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应重新进行检查。无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车间不得进行下一批产品的生产。
;制药机械行业网的制药机械行业分类:
原料药设备及机械
o分离设备 o 干燥设备 o 混合设备 o 反应设备 o 压滤设备 o 制粒设备 o 结晶设备 o 萃取设备 o 换热设备
o 贮存设备 o 蒸发设备 o 蒸馏设备 o 蒸煮设备 o 灭菌设备 o 过滤设备 o 回收塔 o 其他 |
制剂机械
o 注射液剂机械 o 口服液剂机械 o 输液剂机械 o 膏剂机械 o 片剂机械 o 丸剂机械 o 胶囊剂机械 |
o 滴眼剂机械 o 气/喷雾剂机械 o 栓剂机械 o 药膜剂机械 o 包衣机械 o 抛光机械 o 其他制剂生产线 |
o 其他制剂机械 |
药用粉碎机械
o 粉碎机组 o 机械式粉碎机 o 小型粉碎机 o 低温粉碎机 o 研磨机o 球磨机o 破碎机 |
o 其他粉碎机 o 胶体磨 o 超微粉碎机 o 气流粉碎机 o 万能粉碎机 |
饮片机械
o 洗药机 o 切药机 o 润药机 o 筛选机 o 炒药机 o 煎药机 o 其他中药饮片机械 |
制药用水设备
o 蒸馏水设备 o 电渗析设备 o 反渗透设备 o 离子交换设备 o 过滤机 o 纯水机 |
o 软水机 o 其他 |
药品包装机械
o 充填机 o 灌装机 o 容器塞封机 o 封口机 o 封尾机 o 轧盖机 o 装盒机 o 装箱机 |
o 贴标机 o 喷码机 o 药用印字机 o 收缩包装机 o 自动包装机 o 真空包装机 o 铝塑泡罩包装机 |
o 裹包机 o 捆包机 o 包装材料 o 数片机 o 分装机 o 理瓶机 o 超声波清洗机 o 洗瓶机 |
o 包装生产线o 其它包装机械 o 旋盖机 |
药物检测机械
o 冻力仪 o 其他 o 硬度测定仪 o 溶出试验仪 o 崩解仪 o 脆碎仪 o 称量仪器 o 分析仪 |
o 金属检测仪 o 澄明度测试仪 o 熔点测试仪 o 灯检机 o 测漏机 o 恒温水箱 |
其他制药机械及设备
o 制冷设备 o 净化设备 o 送料设备 o 说明书折叠机 o 离心泵 o 锅炉 o 风机 |
o 压缩机 o 设备用料 o 减速机 o 备品备件 o 其他 |
热点制药机械设备
o 离心机 | 干燥机械 | 搅拌机 | 分散机 | 发酵罐 | 反应釜 | 臭氧发生器 | 灭菌机 | 液体灌装机 | 液体包装机 | 粉末包装机 | 冷冻机 | 冷水机 | 冷却塔 | 除湿机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