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发展趋势分析论文-原料药发展趋势分析

前几天,辽宁省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网发布一则预警通知,涉及81种不能正常供应配送的药品,其中:12个药品由于原料、企业生产线改造等原因而造成产能不足;13个药品由于采购不到原料而停产;17个药品以原料药价格上涨、中标价格低为由不能正常供应。

13家因采购不到原料导致部分药品停产的药企中,包括一家浙江药企。

而实际上,受到原料药紧缺影响的浙江药企不止名单上的这一家。

在制药这行干了30多年,浙江某药企的负责人胡坤(化名)很少像现在这么焦躁。他刚刚收到员工整理上来的报价单,5种原料药被经销商垄断,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又名扑尔敏,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一个月涨到58倍,从400元/kg涨到23300元/kg。

“这(价格)太离谱了。”胡坤说,总经销还给了他另一个方案,“原料药供货价格涨一倍,但药品销售每片给他们返利0.05元。”

仅以目前已涨价的几种原料药来核算,胡坤厂里一年的原料成本至少增加180万元。听上去不算多,但情况正变得糟糕。“今年的原料药展会,很多原料药厂不肯签合同了。”在他看来,这是个信号,“原料药价还得涨!”

一个奇怪的陌生电话

三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胡坤厂里的采购员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以后肌苷(一种用于白细胞减少症、各种心脏疾患及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原料药)供货都跟他联系,他们是“全国总经销”了。

“开始我们以为是电话,结果跟原本供货的原料药厂一联系居然是真的。”胡坤忍不住吐槽说,“总经销”不过是个名头,“实际上就是垄断,全国肌苷原料的生产企业不过两三家,所有供应都被他们捏在手里。”

肌苷被“总经销”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涨价:2015年7月,肌苷价格从92~95元/kg一下子涨到200元/kg,涨幅超过100%;今年7月涨到600元/kg。三年涨了5倍。

“两年前我见过他们一次。”胡坤说,通常这些总经销商都是通过电话或微信与制药厂联系,甚至签合同都由第三方出面,“这样就算出了问题,追究不到他们头上。”

那次见面是因为对方想垄断胡坤厂里生产的一种肌苷产品。原本这个等级的商务谈判用不着胡坤出面,但他借销售副总的名头偷偷参加了:“我就是想知道躲在幕后捣鬼的到底是什么人。”

来人一口湖北普通话,说起制药一问三不知,给出的条件却相当优厚。“对方要求包销,供货价给我提30%,合同期两年。”后来胡坤才知道这基本是总经销商们的“模式合同”:包销两到三年,供货价涨30%~50%。很少有原料药厂会拒绝这样的条件。“一不用担心销售,二能多赚钱,谁不愿意?”

一种原料药一个月涨到58倍

市场已经跟三年前不同,胡坤手上的原料药垄断清单从2种变成了5种,看趋势还会更多。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被垄断后价格从400元/kg飙升到23300元/kg,一个月里涨到58倍。

为什么不另寻供货渠道?“我也希望另有渠道!”

国内拥有马来酸氯苯那敏原料药批文的生产企业只有6家。“但实际上真正在生产的只有两家。”胡坤坦言,批文闲置是很常见的情况,“原料药市场一直供需波动不大,价格稳定,基本上两三家大药厂占据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因此垄断市场、操纵价格变得比较容易。”

马来酸氯苯那敏“被总经销”就是典型的例子。去年12月底,沈阳新地被举报违法违规生产马来酸氯苯那敏,后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查实,被收回GMP证书。此后,河南九势药厂一家独大。

“当时业内就传言扑尔敏要被垄断了。”两个月前,这种担忧变成了现实。5月份时,采购员去订货,从河南九势拿到的不是原料药,而是一个总经销电话,“我们没有经销权了,拿货找他们”。

58倍的原料药成本涨幅,估计很多药企的生产都将受到影响。“虽然扑尔敏是小品种原料药,但生产的成药都是抗过敏、抗感冒的平价药,背后涉及近千亿元的市场需求量。”胡坤说,他们厂由扑尔敏加工的成品药出厂价也不过1块多,如果成本上升那么多,他只能暂时停产。

业内人士称,原料涨幅过快,药企要么停产,要么涨价,最终都是 老百姓 买单。

钱江晚报记者查询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直接命名的药品批文有421个,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的药品批文则超过2100个,其中就包括鼻炎片等用量很大的常用药品。

小品种、大用量,也是总经销商们挑选目标时的两大准则。“小品种,意味着这种原料药的生产企业不多,容易商谈,大用量则说明获利空间大。”

然而这种情况逐渐恶化。在最新被垄断的原料药品种中,“葡萄糖”赫然在列。葡萄糖是一种涉及药品批文近5000个的大品种原料药,单葡萄糖注射液一项每天的用量就不计其数。“我没想到他们的胆子会那么大,连大品种原料药都敢炒。”胡坤说,他听到的最新消息是连做葡萄糖吊瓶的玻璃瓶生产企业都有人找上门去谈“包销”了。

药企为何敢怒不敢言

被波及的不止胡坤。钱江晚报记者随即致电两家浙江药企,对方承认原料药涨价“确有其事”,但对其中细节、涉及的供应方,守口如瓶。

今年两会期间, 康恩贝 董事长胡季强就曾公开表示,不少原料药的价格已经较前几年提高了二三十倍,尿酸原料药价格几年前为30~40元/kg,近两年一度上涨到900元/kg,最终由政府部门介入才得以继续生产。

既然这已经是一个业内公开的秘密,为什么多数药企闭口不谈?

“没法谈,(我们)不可能去讨价还价,怕他们不给货。”胡坤直言,一旦风声透出去,“对方(指总经销方)一查就知道,知道了就断供,我们只能停产。”

一个摆在胡坤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已经中标的政府采购大单怎么办?

“中标后弃标就得上政府黑名单,以后再参加招投标就受限、接不了大单,如果按原订单生产,实在亏不起。”胡坤说,以前也有过接了订单后原料药涨价的情况,“亏10%~20%,咬咬牙也就做了,可现在涨得实在是太多了!”

午饭时,胡坤碰到了销售部经理,说已经起草好了政府招标产品调价申请,准备第二天递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能不能被批准?胡坤不知道,或许会被视为无理申请,驳回。

几天后,胡坤在朋友圈里发出了一张最新的原料药涨价表,目录表已经从钱江晚报记者初见的5种,变成14种。

最高涨幅纪录被刷新:苯酚从230元/kg涨到23000元/kg,涨99倍。

省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传莹:

原料药价格暴涨不可持续

刚刚挂断一家药企的电话,陈传莹有些无奈地笑笑,又是来请她出面协商采购原料药的,作为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秘书长,这样的电话今年她已经接了不少。“科研用(原料药)还能想想办法,生产用的量大,哪里能协调?”陈传莹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去年年底 中国医药 企业管理协会专门针对原料药价格上涨情况作了调查。

去年7月底,浙江省物价局曾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浙江新赛科药业有限公司、天津汉德威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异烟肼原料药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交易一案依法作出处理的决定。上述两家公司的行为被认定为“价格垄断”,因此被罚款44.39万元。

相对于非法所得,罚的几十万元不痛不痒。原料药走所谓“协议价”“经销价”,在业内早已不是秘密。“情况多少知道,但真要查又很难。”陈传莹说,“抱怨多于举报”。

“不过原料药的垄断价格不可持续,原料药、药用辅料关联审批马上要开始了。”陈传莹比较乐观,她说去年12月《原料药、药用辅料及药包材与药品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今后原料药不再单独发批准文号。“也就是说制剂企业可以自己找原料药企业生产原料药,只要质量符合标准,申请关联审批就可以,原料药再要垄断出高价的情况将有所缓解。”

免责声明: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想了解更多有关 贷款 、 信用卡 、 理财 的小知识,关注微信公众号:有钱实验室,回复“有钱”获取

中医药发展现状与趋势是什么?

★从市场方向来看

1、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加快:目前全球人口数量及平均寿命在不断提高,并且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阶段,市场对原料药的需求强劲

2、国外需求持续增长:我国力求实现医药工业的中高速发展以及向中高端迈进,同时国外对原料药的需求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原料药出口量也持续增长

★从供给侧来看

1、行业壁垒高、护城河深:原料药企业进入门槛将大幅提升,首先是环保压力,逼迫部分小产能退出市场。

2、投资周期较长:原料药企业从最开始立项、研发设计反应路线算起,到最终实现规范市场商业化销售获得高额回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因此也限制了部分中小药企扩大产能的速度

综上,受益于市场发展方向明朗,在原料药行业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原料药行业景气度将持续走高

原料药开发是什么意思

1、中医药种植规模增大,但缺乏源头监管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中药材种植在大江南北蔚然成风。地方政府极力推行中药材种植,但是未能严格按照道地药材规划进行科学种植,同时缺乏道地药材种植技术扶持,源头监管缺乏,土壤检测、田间作业全过程监管缺失,导致品种变异,原药材性状、含量水平差异较大。

2、中医药价格波动加剧,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由于药材种植监管缺失,原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完全符合药典要求的原料药缺乏。同时,监管部门对中医药下游产业企业如中药饮片、中成药企业监管逐年增强,各种市场抽检、飞行检查使企业经营压力增大。

3、中医药产品业态较多,但同质化现象严重

目前,中药产品业态包括:中药饮片、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的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 、膏药、颗粒剂、粉剂、代煎代配,以及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中成药发展势头不足,各生产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明显,业内竞争激烈。

4、中医药产业自动化程度低,生产设备陈旧

采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成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颗粒剂、粉剂等,其生产工艺基本达到化学药物生产技术水平,可以较大程度实现自动化、工业化。但是,中药饮片、颗粒剂、丸剂、膏剂的生产加工,受片型要求的影响,物料流动性差,依然沿用80年代日本药材加工技术。

5、中医药新产品发展迟缓,产业延伸动力不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药保健品广告市场的规范与整顿,中药保健品行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关国家职能部门加强了对中药保健品广告的审查,加大了对违法广告的审查和打击力度,舆论声讨违法广告的声音不断,给本来就危机四伏的中药保健品市场带来了强烈地冲击。

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建设规范化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中药全过程追溯体系。中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统筹规划、加强源头和过程监管,提出产业发展指导规划和采取监管措施,分阶段实现产业升级,最终达到中医药产业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

中药材的种植产地非常重要。建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规划道地化区域,利用“互联网+中药材基地”形成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差异化种植,保证药材道地化,避免品种变异,实现药材种植、田间作业可追溯,保证原料药的质量,解决民生问题,实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多肽原料药发展水平如何,有哪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

原料药开发是指通过对天然产物或化学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优化等过程,获得具有一定药物活性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评价和改进,最终达到适合制药工艺以及药品质量标准的要求。

原料药是制药行业最基本的原材料,因此其研发和生产都是制药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原料药的研发能力是制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制药企业对于原料药开发的投入和研发能力,直接影响着其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

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药品质量和疗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原料药开发带来了新挑战。未来,原料药开发将更加强调原材料的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同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会极大地促进原料药开发的进程,并产生全新的研发模式和发展趋势。

肽类药物行业主要公司:凯莱英(002821)、诺泰生物(688076)、翰宇药业(300199)、双成药业(002693)、圣诺生物(688117)、中肽生化、昂博制药等

本文核心数据:应用领域、竞争格局、市场规模

CXO赛道选手纷纷布局多肽

在2021年的半年报当中,凯莱英在在巩固小分子CDMO主赛道的同时,将CDMO能力积极拓展至新的业务领域:多肽、寡核苷酸等化学大分子业务。此外,药明康德也表示将持续大力投入,进一步加强对于PROTAC、寡核苷酸药、多肽药、抗体偶联药物(ADC)、双抗、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新分子类型的服务能力。

定义:多肽药物综合了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质药物的优点

多肽是涉及生物体内各种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目前已有超过7000种天然多肽被发现,涉及到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等各个领域,其广泛参与并调节人体内各系统、器官和细胞功能活动,人类的各种内分泌激素,例如甲状腺素、胰岛素、垂体激素、神经肽、脑啡肽、生长因子、黄体激素等均属于多肽类物质。从应用领域来看,目前多肽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材料、生物农药等众多领域,其中,多肽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多肽药物、多肽疫苗、多肽诊断试剂等。

多肽药物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基因重组或从动植物中提取的具有特定治疗作用的多肽,是多肽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多肽药物主要来源于内源性多肽或其他天然多肽,结构清晰、作用机制明确,相对于一般的小分子化药,具有更高的活性和更强的选择性,在治疗复杂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由于多肽本身是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其代谢产物为氨基酸,对人体一般没有副作用或副作用很小,而相对于蛋白质药物,多肽药物具有稳定性相对较好、纯度高、生产成本低、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等优势,质量控制水平也能接近于传统的小分子化药,在药物研发阶段,还能通过化学修饰改进药物候选物的亲和力、溶解性、药代动力学性质(稳定性)、毒性等,支持药物候选物的快速筛选。

总之,多肽药物很好的综合了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质药物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特异性强、杂质低、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等优势,能够广泛作用于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

应用领域:主要分布在7大疾病治疗领域

多肽药物以慢病治疗为主,目前,国际上的多肽药物主要分布在7大疾病治疗领域,包括罕见病、肿瘤、糖尿病、胃肠道、骨科、免疫、心血管疾病等,其中罕见病、肿瘤和糖尿病是拉动多肽药物市场的“三驾马车”,其余四个领域也不乏重磅品种上市,代表性品种包括利拉鲁肽、度拉糖肽、索玛鲁肽、亮丙瑞林、特立帕肽、奥曲肽、艾塞那肽等。

市场规模:市场发展缓慢

目前,主要的肽类药物开发者为全球领先的制药公司,包括NovoNordisk及EliLilly。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这两家领先的肽类药物开发者采用截然不同的开发及生产策略。NovoNordisk自行生产大部分产品,往往避免与CMO/CDMO建立合作关系。反之,EliLily利用第三方服务提供商进行若干活性成份的生产及精加工。

而并无技术专长及内部生产设施满足监管规定的制药及生物技术公司,亦依赖肽CDMO生产肽原料药。此外,将肽的开发及生产外包予外部服务提供商,可为寻求在肽类药物研发项目中实现高效生产的肽类制药公司提供一定优势。外部肽类药物生产研发服务提供商拥有着专业的人才和知识、先进的设备和方法、定制开发与生产的能力,且兼具质量、成本及风险控制系统等优势。因此,由于对肽CDMO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预计于未来几年将肽类药物的开发及生产外包给外部服务提供商的趋势将会持续。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肽类CDMO市场规模则是从2016年的1亿美元波动至2020年的1亿美元,远远低于全球增速。

前景预测:2030年中国市场规模达到10亿美元,增速高于全球

在全球肽类药物市场持续增长,以及总体药物研发支出增加、技术进步、渗透率提升及新兴生物技术公司涌现的驱动下,全球肽CDMO服务市场于过去几年获得持续增长,并预计于未来几年将保持同样趋势。越来越多制药公司将工艺开发及肽生产外包予CDMO,以便专注于其药物发现、临床开发及商业化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若干大型制药公司(如EliLilly、杨森制药等等)首选利用CDMO进行肽原料药的生产及精加工,因为CDMO具有内部无法获得的生产能力及技术,使制药公司可按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生产肽原料药。预计将有更多公司使用CDMO服务,以防止或减少肽生产中的内部技术挑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测,全球肽CDMO市场将由2020年的20亿美元增至2025年的44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7%,并将进一步增至2030年的79亿美元,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2.1%。在中国市场,肽CDMO将由2020年的1亿美元上升至2025年的4亿美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6.6%;并将进一步上升至2030年的1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21%;远超全球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