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剂含量测定时,方法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必须和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相同

中国药典2010年版,原料药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确不同,原料药采用滴定法,注射液采用利用吸收系数计算的紫外测定法。

从2个方法的准确度看,原料药的滴定方法要更好,但滴定法容易受干扰,不能用于测定注射液。对于注射液,只好退而求其次,另建一个合适的方法了(虽然准确度不高)。

化学原料药的含量测定可选择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楼主应该先明确什么是“制剂”,它和“原料药”有什么区别。这里简述一下,”制剂”,通俗一点就是指我们平时吃的、用的、注射的药物。比如“片剂、胶囊、注射液、软膏、口服液等等”,而“原料药”是指在制剂中的主要成份,因为单独的“原料药”是没有办法直接使用的。而制剂中除了含有“原料药”还有许多的“辅助成分”。比如“片剂”中有淀粉、乳糖等辅助成份,“注射剂”中有水、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等辅助成份。

现在来说下“制剂分析”,就是指对“制剂”进行分析,当然与“原料药分析”有很大不同,比如“片剂”除了分析其中的“原料药”的含量外,还要进行“片重差异、溶出度、脆碎度、卫生学等”检查。“注射剂”除了分析其中的“原料药”的含量外,还要进行“装量差异、pH值、澄明度、无菌、无热原等”检查。而“原料药”的检测主要进行的是“含量,有关物质等”检测。

制剂为什么原料药中原有的杂质含量会升高

化学原料药的含量测定方法首选滴定分析法,而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首选色谱法。

原料药解析如下:

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

原料药英文名API(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原料药在ICHQ7A中的完善定义:旨在用于药品制造中的任何一种物质或物质的混合物。

而且在用于制药时,成为药品的一种活性成分。此种物质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症状缓解,处理或疾病的预防中有药理活性或其他直接作用,或者能影响机体的功能或结构。

药剂的有效成分。原料药只有加工成为药物制剂,才能成为可供临床应用的医药。原料药根据它的来源分为化学合成药和天然化学药两大类。

化学合成药又可分为无机合成药和有机合成药。无机合成药为无机化合物(极个别为元素),如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氢氧化铝、三硅酸镁等;有机合成药主要是由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经一系列有机化学反应而制得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氯霉素、咖啡因等)。

天然化学药按其来源,也可分为生物化学药与植物化学药两大类。抗生素一般系由微生物发酵制得,属于生物化学范畴。

近年出现的多种半合成抗生素,则是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相结合的产品。原料药中,有机合成药的品种、产量及产值所占比例最大,是化学制药工业的主要支柱。

原料药质量好坏决定制剂质量的好坏,因此其质量标准要求很严,世界各国对于其广泛应用的原料药都制订了严格的国家药典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

头孢羟氨苄颗粒的含量测定( )。

没明白你的问题

你是想问:为什么做制剂的过程中,原料药中的杂质含量会增高?

还是为什么制剂的杂质含量限度比原料药高?

反正这么说吧,我不知道你是哪一种药物。但是一般的药物都会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光照、高温、高湿、酸、碱、氧化。在制剂过程中,有些是不能避免的。

比如你湿法制粒,那么肯定原料药会遇到水,然后烘干过程肯定会经过高温。诸如此类的步骤,导致了原料药中的杂质增高。所以一般来说,制剂的杂质比原料药的含量高一些属于正常现象。制剂的杂质限度也会比原料药的杂质限度宽松一些。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答案:A

本组题考查有关药物含量测定方法。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先加入氨试液,依法测定旋光度,乘以换算因予2.0852即得,故125题答案为E。维生素B。分子中具有共轭双键结构,在紫外区有吸收,中国药典收载的该品片剂和注射剂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故126题答案为C。中国药典规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氯丙嗪片的含量。故127题答案为C。《中国药典》收载有头孢羟氨苄片、头孢羟氨苄胶囊、头孢羟氨苄颗粒,均为口服制剂,三种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与头孢羟氨苄原料药相同,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故128题答案为A。

实验数据中各变量的关系可表示为列表式,图示式和函数式。

列表式: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它显示了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它是标绘曲线的基础。

图示式:将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它直观地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报告与论文中几乎都能看到,而且为整理成数学模型(方程式)提供了必要的函数形式。

函数式:借助于数学方法将实验数据按一定函数形式整理成方程即数学模型。

熟悉相关和回归的定义,相关系数的定义,直线回归的最小二乘法。 

熟悉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中各项指标的定义和考察方法。

含量测定方法的评价 (效能指标—分析品质因数) :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精密度、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选择性、线性与范围、重现性、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精密度

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 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生物样品分析时,常用rsd表示精密度,并可细分为批内(或日内)精密度及批间(或日间)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是同一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各7-10份,每种浓度的样品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一次开机后,一一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内精密度也可视为日内精密度。所得rsd应争取达到5%以内,但不能超过10%。

批间精密度:是不同次测定的精密度。通常采用高、中、低三种浓度的同一样品,每种浓度配制7-10份,置冰箱冷冻。自配制样品之日开始,按所拟定的分析方法操作,每天取出一份测定,计算每种浓度样品的sd值及rsd值。批间精密度也可视为日间精密度。所得rsd应控制在15%以内。

 2.准确度

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sd,还应作单独辅料的空白测定。每份均应自配制模拟制剂开始,要求至少测定高、中、低三个浓度,每个浓度测定三次,共提供9个数据进行评价。

回收率=(平均测定值m -空白值b)/ 加入量a×100%

回收率的rsd一般应为2%以内。

 3.检测限(lod)

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lod是一种限度检验效能指标,它既反映方法与仪器的灵敏度和噪音的大小,也表明样品经处理后空白(本底)值的高低。要根据采用的方法来确定检测限。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lod;也可通过多次空白试验,求得其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将三倍空白标准差(即3δ空或3s空)作为检测限的估计值。为使计算得到的lod值与实际测得的lod值一致,可应用校正系数(f)来校正,然后依之制备相应检测限浓度的样品,反复测试来确定lod。如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即通过已知浓度的样品分析来确定可检出的最低水平作为检测限。

 4.定量限 (loq)

是指在保证具有一定可*性(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分析方法能够测定出的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测定低药物浓度样品时具有的可*性。它与上述的检测限的差别在于:定量限要定量测定某一药物在样品介质中的最低浓度,且定量限规定的最低浓度应该符合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要求。确定定量限的方法也因所用方法不同而异。当用非仪器分析方法时,与上述检测限的确定方法相同;如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则往往将多次空白试验测得的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即空白标准差)乘以10,作为定量限的估计值,继之,再通过分析适当数量已知接近定量限或以定量限制备的样品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