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指南-吖啶结构式

有机颜料的分类

有机颜料品种繁多,有多种方法可对它们进行分类。较为常用的分类法有:

 有机颜料的分类 按色谱不同进行分类,这样颜料被分为:黄、橙、红、紫、棕、蓝、绿色颜料等;

 有机颜料的分类 按颜料的功能性进行分类,这样颜料被分为:普通颜料、荧光颜料、珠光颜料、变色颜料等;

 有机颜料的分类 按应用对象进行分类,这样颜料被分为:油漆和涂料专用颜料,油墨专用颜料,塑料和橡胶专用颜料,化妆品专用颜料等。

按颜料分子的发色体可大致将颜料分为偶氮类颜料和非偶氮类颜料两大类。

一、偶氮类颜料

在这类颜料中,可根据颜料分子中所含有的偶氮基数目,或是重氮组分及偶合组分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进行分类。

单偶氮**和橙色颜料

单偶氮**和橙色颜料是指颜料分子中只含有一个偶氮基而且它们的色谱为**和橙色,组成这类颜料的偶合组分主要为乙酰乙酰苯胺及

其衍生物和吡唑啉酮及其衍生物。

单偶氮**和橙色颜料的制造工艺相对较为简单,品种很多,大多具有较好的耐晒牢度,但是由于分子量较小及其他原因,它们的耐溶剂

性能和耐迁移性能不太理想。单偶氮**和橙色颜料主要用于一般品质的气干漆、乳胶漆、印刷油墨及办公用品。典型的品种有汉沙黄10G

(C.I.颜料黄3)

双偶氮颜料

双偶氮颜料是指颜料分子中含有两个偶氮基的颜料。这类颜料的生产工艺相对要复杂一些,色谱有**、橙色及红色,它们的耐晒牢度不

太理想,但是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较好。主要应用于一般品质的印刷油墨和塑料,较少用于涂料。典型的品种有联苯胺黄(C.I.颜料黄12)

萘酚系列颜料

从化学结构上看,萘酚系列颜料也属于单偶氮颜料,只是它们以萘酚为偶合组分且色谱主要为橙色和红色,为将其与**、橙色的单偶氮

颜料相区分,故将其归类为?-萘酚系列颜料。它们的耐晒牢度、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都较理想,但是不耐碱,生产工艺的难易程度同一

般意义的单偶氮颜料,主要用于需要较高耐晒牢度的油漆和涂料。典型的品种有甲苯胺红(C.I.颜料红3)

色酚AS系列颜料

色酚AS系列颜料是指颜料分子中以色酚AS及其衍生物为偶合组分的颜料。这类颜料的生产难易程度略高于一般的单偶氮颜料,色谱有黄、

橙、红、紫酱、洋红、棕和紫色。它们的耐晒牢度、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一般,主要用于印刷油墨和油漆。典型的品种有永固红FR(C.I.

颜料红2)

偶氮色淀类颜料

这类颜料的前体是水溶性的染料,分子中含有磺酸基和羧酸基,经与沉淀剂作用生成水不溶性颜料。所用的沉淀剂主要是无机酸、无机盐

及载体。此类颜料的生产难易程度同一般的单偶氮颜料,色谱主要为**和红色,它们的耐晒牢度、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一般,主要用于

印刷油墨。典型的品种有金光红C(C.I.颜料红53:1)。

苯并咪唑酮颜料

苯并咪唑酮颜料得名于所含的5-酰氨基苯并咪唑酮基团.

苯并咪唑酮类有机颜料是一类高性能有机颜料。尽管在化学分类上属于偶氮颜料,但是它们的应用性能和各项牢度却是其他偶氮颜料不能

相提并论的。苯并咪唑酮类颜料的色泽非常坚牢,适用于大多数工业部门。由于价格/性能比的原因,它们主要被应用于高档的场合,例如:

轿车原始面漆和修补漆、高层建筑的外墙涂料以及高档塑料制品等。典型的品种有永固黄S3G(C.I.颜料黄154)。

偶氮缩合颜料

这类颜料的分子结构看起来就象普通的双偶氮颜料,但它们是由两个含羧酸基团的单偶氮颜料通过一个二元芳胺缩合形成的。此类颜料的

生产工艺较为复杂,色谱主要为**和红色,它们的耐晒牢度、耐溶剂性能和耐迁移性能非常好,主要用于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原液着色。典型

的品种有固美脱黄3G(C.I.颜料黄93)。

金属络合颜料

此类颜料是偶氮类化合物及氮甲川类化合物与过渡金属的络合物,已商业化生产的品种数较少。在与金属离子络合之前,这类偶氮化合物

及氮甲川化合物的颜色较为鲜艳,但一旦与金属离子络合,则生成的金属络合颜料色光要暗得多。络合的优点在于赋予偶氮类化合物及氮甲川

类化合物很高的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现有的此类颜料所用的过渡金属主要是镍,钴、铜和铁,它们的色谱大多是**、橙色和绿色,主要

用于需要较高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的汽车漆和其他涂料。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黄150。

二、非偶氮类颜料

非偶氮类颜料一般指多环类或稠环类颜料。这类颜料一般为高级颜料,具有很高的各项应用牢度,主要用于高品位的场合。除了酞菁类颜

料外,它们的制造工艺相当复杂,生产成本也很高。

酞菁颜料

酞菁本身是一个大环化合物,不含有金属元素。典型的品种有酞菁蓝B(C.I.颜料蓝15)。

喹吖啶酮类颜料

喹吖啶酮颜料的化学结构是四氢喹啉二吖啶酮,但习惯上都称其为喹吖啶酮。

尽管喹吖啶酮颜料的分子量比酞菁颜料小得多,但它们像后者一样具有很高的耐晒牢度和耐气候牢度,因它们的色谱主要是红紫色,所以在商

业上,常称其为酞菁红。

硫靛系颜料

这类颜料具有很高的耐晒牢度、耐气候牢度和耐热稳定性能,它们的生产工艺并不十分复杂,色谱主要是红色和紫色,常用于汽车漆和高

档塑料制品。由于它们对人体的毒性较小,故又可作为食用色素使用。典型的品种有CosmeticPinkRC01(C.I.颜料红181)

蒽醌颜料

蒽醌颜料是指分子中含有蒽醌构造或以蒽醌为起始原料的一类颜料,它们也是一类较为古老的化合物,最初被用作还原染料。它们的色泽

非常坚牢,色谱范围很广,但是生产工艺非常复杂,以致生产成本很高。由于价格/性能比的因素,并非所有的蒽醌类还原染料都可被用作有

机颜料。

1.蒽并嘧啶类颜料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黄108:C.I.颜料黄108

2.阴丹酮颜料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蓝60:C.I.颜料蓝60

3.芘蒽酮颜料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橙40:C.I.颜料橙40

4.二苯并芘二酮颜料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红168:C.I.颜料红168

二恶嗪颜料

该类颜料的母体为三苯二恶嗪,它本身是橙色的,没有作为颜料使用的价值。它的9,10-二氯衍生物,经颜料化后可作为紫色的颜料使用

。现有的二恶嗪颜料品种较少,最典型的品种是永固紫RL(C.I.颜料紫23)。该颜料几乎耐所有的有机溶剂,所以在许多应用介质中都可使用且

各项牢度都很好。该颜料的基本色调为红光紫,通过特殊的颜料化处理也可得到色光较蓝的品种。它的着色力在几乎所有的应用介质中都特别

高,只要很少的量就可给出令人满意的颜色深度。

三、芳甲烷类颜料

甲烷上的三个氢被三个芳香环取代后的产物称作三芳甲烷。准确地说,作为颜料使用的三芳甲烷实际上是一种阳离子型的化合物,且在三

个芳香环中至少有两个带有氨基(或取代氨基)。这类化合物也较为古老,有两种类型,一是内盐形式的,即分子中含有磺酸基团,与母体的阳

离子形成内盐;另一种是母体的阳离子与复合阴离子形成的盐。它们的特点是颜色非常艳丽,着色力非常高,但是各项牢度不太好,色谱为蓝

、绿色,主要用于印刷油墨。典型的品种有射光蓝R(C.I.颜料蓝61)和C.I.颜料紫3。

 1,4-吡咯并吡咯二酮系颜料

1,4-吡咯并吡咯二酮系颜料(即DPP系颜料)是近年来最有影响的新发色体颜料,它是由Ciba公司在1983年研制成功的一类全新结构的高性

能有机颜料,生产难度较高。DPP系颜料属交叉共轭型发色系,色谱主要为鲜艳的橙色和红色,它们具有很高的耐晒牢度、耐气候牢度和耐热

稳定性能,但不耐碱。常单独或与其他颜料拼混使用以调制汽车漆,典型的品种有DPP红(C.I.颜料红255)。

喹酞酮类颜料

喹酞酮本身是一类较古老的化合物,但是作为颜料使用的历史不长,该类颜料具有非常好的耐晒牢度、耐气候牢度、耐热性能、耐溶剂性

能和耐迁移性能,色光主要为**,颜色非常鲜艳,主要用于调制汽车漆及塑料制品的着色,典型的品种有C.I.颜料黄138。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具有环状结构的一类化合物。构成环的原子除碳原子外,还至少含有一个杂原子。杂原子包括氧、硫、氮等。从理论上讲,可以把杂环化合物看成是苯的衍生物,即苯环中的一个或几个CH被杂原子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可以与苯环并联成稠环杂环化合物。 最常见的杂环化合物是五元和六元杂环及苯并杂环化合物等。五元杂环化合物有:呋喃、噻吩、吡咯、噻唑、咪唑、唑等。六元杂环化合物有:吡啶、吡嗪、嘧啶等。稠环杂环化合物有:吲哚、喹啉、蝶啶、吖啶等。杂环化合物中,最小的杂环为三元环,最常见的是五、六元环,其次是七元环。 杂环化合物常以俗名命名,较少用系统命名。系统命名是指以相应的碳环为母体而命名。例如,含两个不饱和键的环戊二烯称为茂,与之相应的一种杂环化合物,例如吡咯,可以看成是由NH取代了茂中的CH2而成 ,称为氮(杂)茂。依此类推,吡啶称为氮(杂)苯,喹啉称为氮(杂)萘等,但一般仍习惯于用俗名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中文名称是以口字旁标明其为杂环,另半部分表明杂原子的种类。例如,以?、噻分别表示为含氧、硫的杂环;以咯、唑、嗪、啶、啉表示为含氮的杂环,这些字是根据英文字的尾音创造的,其中咯、唑表示为五元含氮杂环,其余的指六元含氮杂环。杂原子超过一个者分别以二、三等字表示相同杂原子的数目,例如?二唑,表示该杂环化合物为含有一个氧和两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在环中不同的原子可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命名时各原子的位置编号遵循下列原则:①只含一个杂原子或一个以上相同杂原子的杂环,杂原子编最小号。②含两个不同杂原子时,不同杂原子的编号顺序为氧、硫、氮,例如 1,2,3-?二唑,氧在第一位,两个氮原子分别在第二和第三位 ,其余为碳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化学发光剂有哪些?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篇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选用抗生素时,往往走入误区,认为药物越贵越好,越新越好,然而不正确的使用,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联合用药日趋增多,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显得尤为重要。

 1、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药理概念为安全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这就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

 2、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2.1确定病原菌

 尽早从患者的感染部位、血液等取样培养分离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

 2.2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使用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否则就无的放矢,既浪费钱财,又延误病情。

 2.2.2抗生素疗效与不良反应的轻重权衡: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副作用或其他不良反应,以一般来说,应尽可能选择对病人有益无害或益多害少的药物,因此在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防止滥用药物。比如肾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而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肝功能减退应避免使用主要经肝代谢而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用安全的抗菌药物。

 2.2.3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增加,称为协同作用;也可能使原有药物作用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应,减弱毒副反应是联合用药的目的,反之,治疗效应降低,毒副反应加大,会对患者产生有害反应。目前,一般将抗生素分为四大类型,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Ⅱ),如氨基甙类、多粘菌素类抗生素等,第三类为快速抑菌药(Ⅲ),如四环素、大环内酯类,第四类为慢速抑菌药(Ⅳ),如磺胺类药物等。联合使用上述抗生素时,可产生协同(Ⅰ+Ⅱ)、拮抗(Ⅰ+Ⅲ)、相加(Ⅲ+Ⅳ)、无关和相加(Ⅰ+Ⅳ)四种效果,为达到联合用药的目的,需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进行恰当的配伍。

 总的说来在使用抗生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其中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采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的疾病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抗生素的外用(如皮肤)。严格控制预防用抗生素的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可预防治疗:风湿热病人,定期采用青霉素G,以消灭咽部溶血性链球菌,防止风湿复发;

 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进行手术前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发生;感染灶切除时,依据病菌的敏感性而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战伤或复合外伤后,采用青霉素G或四环素族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采用新霉素等作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在植皮前应用青霉素G消灭创面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篇2

 1.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有效使用抗生素,即在安全的前提下,确保有效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2.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2.1确定致病菌尽快从感染部位,病人的血液样本隔离和文化致病菌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2.2抗生素的使用,抗生素的选择合理与否,关系到治疗的成败。在选择用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必须首先掌握抗生素广谱抗生素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选择药物的抗菌谱必须符合与微生物感染,或无的放矢,浪费钱,延误病情。

 抗生素的作用

 2.2.2优先事项和不良反应:大多数抗生素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副作用和治疗目的无关的或其他不良反应,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少有害或无害的药物福利患者的药物在世界,必须严格控制药物的适应症,防止药物滥用。例如,肾功能受损,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原发性肝代谢和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应避免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应选择安全。

 2.2.3联合治疗药物,可能会增加协同效应,也可能使原药的效果减弱,称为拮抗作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相结合,其目的,而不是减少,治疗效果,增加的毒性和副作用,有不良反应的患者。

 目前,抗生素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生殖期的杀菌药物(Ⅰ),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二类的静态杀菌剂(Ⅱ),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抗生素

 第三种(三)四个元素环,大环内酯类

 第四类慢速抑菌(IV),如磺胺类药物快速抑制药物,如。抗生素的结合使用,可以产生协同作用(Ⅰ+Ⅱ),拮抗剂(I+III),和(Ⅲ+Ⅳ),独立的和添加剂(Ⅰ+Ⅳ)4种效果,要达到的目的的组合,需要适当配伍,根据抗菌药物的`属性。

 一般来说,抗生素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所有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有尽可能不,除了要考虑有针对性的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它是要把握药物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性和有效性。不明原因的发热不应该使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不用抗生素,尽量避免外用抗生素(如皮肤)。

 预防性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范围严格控制在以下情况:风湿热患者,经常使用的青霉素G,为了消灭溶血性链球菌咽,防止风湿病复发;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疾病,术前,术后用青霉素G或其它适当的抗生素,以防止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感染病灶切除术,选用适当的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伤口或复合外伤,青霉素G或四环素,以防止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新霉素肠道准备;严重烧伤后,应用青霉素G消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皮肤伤口。

医学论文浅谈合理使用抗生素 篇3

 对症用药

 抗生素的使用要依据抗生素的适应症进行选用,主要选用原则如下:

 ①根据病原菌的种类、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和药物的抗菌谱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②根据感染部位和药动学来选择抗生素。抗生素在体内要发挥杀菌或者抑菌作用,必须在靶组织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所以根据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浓度高低、维持时间等方面进行选用。

 ③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状况来选药,因为上述因素会影响到药物的作用。不同的患者应用的抗生素有所区别。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要避免应用导致畸形和影响新生儿发育的药物。

 剂量及疗程

 抗菌药物应用的剂量与给药次数要适当,疗程要足够;剂量过小或者疗程过短会影响疗效还能导致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程不但导致浪费还引起不良反应。

 预防性用药

 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使用量的40%左右,而实际上有应用价值的占少数,错误的使用抗生素用于病毒性感染甚至会引起耐药性产生或者发生继发性感染。所以,要严格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以下几种情况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采用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等清除咽喉部及其他部位的溶血性链球菌防治风湿热的发作;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可用磺胺嘧啶口服做预防性用药;风湿性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口腔、尿路手术前,用青霉素等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外伤、战伤、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在行截肢手术时,可用青霉素预防气性坏疽;结肠手术前用甲硝唑、庆大霉素预防厌氧菌感染。

 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扩大抗菌范围。但是,要严格掌握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指征,如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型感染,如腹部脏器损伤导致的腹膜炎;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如脓毒症、败血症等严重感染;应用单一抗生素不易渗入到的感染部位,如结核感染等;病原体尚没有确定的重型感染等,如果长时间治疗,病原体可能导致耐药发生,要联合用药。具体联用原则可参考相关书籍或文献,或遵医嘱。

 

扩展资料:

 主要分类

 按照其化学结构,抗生素可以分为:喹诺酮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而按照其用途,抗生素可以分为抗细菌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抗病毒抗生素、畜用抗生素、农用抗生素及其他微生物药物(如麦角菌产生的具有药理活性的麦角碱类,有收缩子宫的作用)等。

 根据其种类的不同,抗生素的生产有多种方式,如青霉素由微生物发酵法进行生物合成,磺胺、喹诺酮类等,可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还有半合成抗生素,是将生物合成法制得的抗生素用化学、生物或生化方法进行分子结构改造而制成的各种衍生物。

 作用机制

 抗生素产生杀菌作用主要有4种机制,即: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复制和转录。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蛋白质和类脂类构成,具有维持形态、抵抗渗透压变化、允许物质通过的重要功能。因此,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会导致细菌细胞破裂亡;而哺乳动物的细胞因为没有细胞壁,所以不受这些药物的影响。

 这一作用的达成依赖于细菌细胞壁的一种蛋白,通常称为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β内酰胺类抗生素能和这种蛋白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所以PBPs也是这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但是频繁的使用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与细胞膜相互作用

 一些抗菌素与细胞的细胞膜相互作用而影响膜的渗透性,使菌体内盐类离子、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质外漏,这对细胞具有致命的作用。但细菌细胞膜与人体细胞膜基本结构有若干相似之处,因此该类抗生素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意味着细胞存活所必需的酶不能被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蛋白质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其核糖体由由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

 其中,氨基糖苷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作用于30S亚基,而氯霉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等主要作用于50S亚基,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反应、肽链延长过程和终止反应。

 抑制核酸复制和转录

 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可以抑制细菌核酸的功能,进而阻止细胞分裂和/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氯基吖啶,利福平等。

;

治疗白血病的红药叫什么名字

发光剂是指在发光反应中参与能量转移并最终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的化合物,根据上述发光特点可将发光剂分为荧光素、生物发光剂和化学发光剂三种。常用的化学发光剂有以三种,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的发光剂,直接化学发光剂,电化学发光剂。

什么是芳香烃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西医治疗白血病的主要药物是各种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的化学药,多数有特定疗效,是口服中药无法替代的。用化学药物治疗包括白血病在内的癌症,才60来年的历史。1943年,氮芥首先用于治疗淋巴瘤,而治疗白血病的突破性成功是后来发现的阿糖胞苷和甲氨喋呤。目前用于治疗白血病的化疗药已有30多种,其中常用的有: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这类药又称抗代谢药。它们通过各自的特异性干扰白血病细胞的分裂和繁殖,具体品种有:

阿糖胞苷(ara-c),针剂。用于各种急性白血病、脑膜白血病,是化疗中效果最佳,普遍使用的品种。

环胞苷(cc)。针剂。适应症与阿糖胞苷同。

氨甲喋呤(mtx),常用针剂,亦有片剂。是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最主要的治疗药,也是所有鞘内化疗的首选药。

羟基脲(hu),供口服。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主要治疗药。

6-巯基嘌呤(6-mp、乐疾宁)。是口服的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维持治疗药。亦用于慢粒。

硫鸟嘌呤(6-tg)口服治疗急性白血病或慢粒。

2、直接影响癌细胞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它们包括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抗生素类的一些品种。其作用是使癌细胞dna链断裂,碱基配对错码,功能失效等。品种有:

白消安(白血福安、马利兰、麦里浪、bu)。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口服治疗药,现在已很少使用。

足叶乙甙(vp-16)鬼臼素衍生物,针剂。是难治性白血病的重要治疗药。

威猛(尼替泊甙、vm-26)。新—代鬼臼衍生物,多用于治疗儿童急淋。

丝裂霉素(mmc)针剂。用于慢粒和淋巴瘤。

苯丁酸氮芥(瘤可宁、cbl,cb1348)、口服。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多毛

细胞白血病。

苯丙氨酸氮芥(cbl、马法兰、左旋溶肉瘤素)、口服。主要用于慢淋或慢粒。

卞氮芥(双氯己亚硝脲、bcnu)针剂。主要用于脑膜白血病和慢淋。

环磷酰胺(ctx)有针剂和片剂。用于各种白血病,与其它抗白血病化疗药组成不同化疗方案。

环己亚硝脲(ccnu)。口服治疗脑膜白血病和慢淋。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柔红霉素(dnr)。针剂。属蒽环类抗生素,能嵌入dna碱基对之间,抑制rna合成,阻止dna复制,并呈细胞毒作用。是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的重要药物,对急淋的效果更好,还可作为其它化疗耐药的二线化疗药,

多柔比星(去甲基柔红霉素、1da、adm),针剂。为近年上市的与柔红霉素同属同机理但疗效更好的治疗各种急性白血病的药物,已作为治疗急淋的首选药,但价格高。

阿霉素(adr)针剂。药理作用与适应症同柔红霉素,但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大。

表阿霉素(ep1)阿霉素的同分异构体,疗效与阿霉素相等,而毒性尤其是心脏毒性低。

吡喃阿霉素(吡柔比星,thp-adm)1979年半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结构式与阿霉素相似,用于白血病等多种癌症。

阿克拉霉素(acm-a,acl,acr)。蒽环类抗癌药,疗效与阿霉素近似。

4、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长春新碱(vcr),针剂。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微管蛋白抑制剂。其在抑制微管聚合时,使纺锤丝不能形成,癌细胞停止分裂,是治疗急慢性白血病的有效药,儿童急淋常用。也用于恶性淋巴瘤等其它癌症的治疗。

长春地辛(长春花碱酰胺、西艾克、vds),为半合成长春碱衍生物,适应症与长春新碱相似但毒性低。

高三尖杉酯碱(hhar)。为三尖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为干扰核蛋白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的药物。是治疗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常用药。

l-左旋门冬酰胺酶(asp),针剂。为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急淋癌细胞自身不能合成l-门冬酰胺,需从细胞外吸取。此药能将门冬酰胺水解,使癌细胞缺乏营养而不能存活。主要用于急淋,是治疗儿童急淋的重要药物。其最大缺点是会诱发糖尿病。

5、其它。

全反式维甲酸(atrt)。1986年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和瑞金医院首先发现其治m3疗效很好,作用是诱导细胞分化,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推广应用后,救治了大批m3患者。

三氧化二砷(as203)。此药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学者首先从中医治疗白血病的药物中筛选出来的用于治疗m3的化学药物,有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双重作用。对维甲酸治疗无效的病例仍可有效,现在已制成注射剂,成了治疗m3的常用药。

格列卫(stl571、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粒的最新化学药物。1998年首例使用。其作用是阻断癌细胞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其复制增殖和耐药机制,不良反应低,疗效好,缓解率高于以往任何一种药物(日0.4g至少12周为1疗程)。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的病例也有效(日0.6g),被认为是当前治疗慢粒最好的药物。我国近几年已在使用并取得理想临床疗效。慢粒三期的血液学cr率分别为95-34-7%;ph染色体转阴率分别为41-17-7%。但远期疗效和利弊仍有待观察。最近有报道,本品对心脏可能有毒害作用。本品与干扰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长春新碱、依托泊苷等有协同作用,联用时可减量。反之与地塞米松、托普替康、甲氨喋呤、羟基脲等有拮抗作用。ph染色体阳性的其它白血病均可使用本品治疗。但是此药价格昂贵,日费用上千元,非普通患者能承受。

米托蒽醌(m1t、nvt、dhad)。本品为合成的蒽环类抗癌药,结构与阿霉素近似,用于白血病等多种癌症。

氨苯吖啶(amsa)、用于各种急性白血病。

拓扑替康(tpt)为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可联合vp-16、ctx治cml急变。

糖皮质激素。用于白血病治疗的主要品种是强的松(preed)和地塞米松(dex)。其抗白血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溶解淋巴细胞,使淋巴组织萎缩,

干扰素。干扰素是人体细胞受病毒等物质刺激后释放出来的免疫物质,目前商品干扰素大都是基因工程dna重组制备的产品。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包括抑制病毒繁殖、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效应,阻止癌细胞生长,促进nk和巨噬细胞的功能等。在治疗恶性血液病方面主要用于慢粒(对防止加速、急变有很好效果,但连续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而且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和后遗症,所以不能适应长期防急变的要求)、毛细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环孢菌素a(csa)。为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强力免疫抑制剂。本品对骨髓无明显抑制作用。主要用于器官或组织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也用于某些自体免疫性疾病和难治性白血病。有口服剂和注射剂。

亚叶酸钙(亚乙酸,甲酰四氢叶酸钙)。本品无抗肿瘤作用,主要用于高剂量甲氨喋呤滴注时解救;与氟脲嘧啶合用可以加强后者的治疗作用。

恩丹西酮(枢复宁)。专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或放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名字都有哪些

芳香烃(Aromatics)简称“芳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芳香烃是闭链类的一种,具有苯环基本结构。历史上早期发现的这类化合物多有芳香味道,所以称这些烃类物质为芳香烃,后来发现的不具有芳香味道的烃类也都统一沿用这种叫法,例如苯、萘等。苯的同系物的通式是(n≥7)。

芳香烃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芳香烃一般比水轻,沸点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芳香烃易起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起加成反应。如苯跟氯气在铁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氯苯和氯化氢,在光照下则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六氯化苯()。芳香烃主要用于制药、染料等工业。

根据结构的不同,芳香烃可分为3类:①单环芳香烃,如苯的同系物;②稠环芳香烃,如萘、蒽、菲等;③多环芳香烃,如联苯、三苯甲烷。

芳香烃主要来源于煤、石油和焦油。芳香烃在有机化学工业里是最基本的原料。现代用的药物、炸药、染料,绝大多数是由芳香烃合成的。燃料、塑料、橡胶及糖精也用芳香烃为原料。其中的糖精,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其难溶于水,而其钠盐易溶于水,对热稳定,其甜度为蔗糖的300~500 倍,不含热量,吃起来会有轻微的苦味和金属味残留在舌头上,是最古老的甜味剂。糖精于1878年被美国科学家发现,很快就被食品工业界和消费者接受。糖精不被人体代谢吸收,在各种食品生产过程中都很稳定。缺点是风味差,有后苦,这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急性毒性 (兔) 为 5000~8000毫克/千克BW (口服 );每日摄取安全容许量 (ADI)为 0~2.5毫克/千克BW。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其曾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导致膀胱癌的可能性,但在人体试验上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糖精很多年来都是世界上惟一大量生产与使用的合成甜味剂,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糖精在世界各国的使用明显增加。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均为石油化工产品。甲苯易挥发和燃烧,甚至引起爆炸,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有害,并易爆炸;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目前从部分中小糖精厂私自流入广大中小城镇、农村市场的糖精,还因为工艺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属、氨化合物、砷等杂物。它们在人体中长期存留、积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芳香族化合物在历史上指的是一类从植物胶里取得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但目前已知的芳香族化合物中,大多数是没有香味的。因此,芳香这个词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只是由于习惯而沿用至今。下面介绍一下各种芳香族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在工业、医药等方面的用途。

多环芳香烃的简介

烟熏食品

多环芳香烃,分子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最早被认识的化学致癌物。早在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就提出,打扫烟囱的童工,成年后多发阴囊癌,其原因就是燃煤烟尘颗粒穿过衣服擦入阴囊皮肤所致——实际上就是煤烟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多环芳香烃也是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化学致癌物。1915年日本学者Yamagiwa 和Ichikawa,用煤焦油中的多环芳香烃使动物致癌。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多环芳香烃曾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50年代后,被认为是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中之一。 但总的来说,它在致癌物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它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而且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体及植物中都有其存在,甚至在深达地层下50米的石灰石中也分离出了3,4?苯并芘。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煤、石油、焦油和沥青中,也可以由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汽车、飞机及各种机动车辆所排出的废气中和香烟的烟雾中均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香烃。露天焚烧(失火、烧荒)可以产生多种多环芳香烃致癌物。烟熏、烘烤及焙焦的食品均可受到多环芳香烃的污染。

致癌性多环芳香烃的类别

目前已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及其致癌性的衍生物已达400多种。按其化学结构基本上可分成苯环和杂环2类。 苯环类多环芳香烃

苯是单环芳香烃,它是多环芳香烃的母体。过去一直认为苯无致癌作用,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发现苯能抑制造血系统,长期接触高浓度的苯可引起白血病。

三环芳香烃

二环芳香烃不致癌,三环以上的多环芳香烃才有致癌性。三环芳香烃的两异构体蒽和菲都无致癌性,但它们的某些甲基衍生物有致癌性。例如,9,10-二甲基蒽、1,2,9,10-四甲基苯等都有致癌性。菲的环戊基衍生物中有不少具有较强的致癌性,特别是15H-环戊并(a)菲的二甲基及三甲基衍生物都具有强烈的致癌性。

四环芳香烃有6个异构体,实验证明只有3,4-苯并菲有中等强度的致癌性,1,2-苯并蒽有极弱的致癌性。它们的甲基衍生物中2-甲基-3,4-苯并菲是强致癌物。1,2-苯并蒽的许多甲基、烷基及多种其他取代基的衍生物都有一定的致癌性,如9,10-二甲基-1,2-苯并蒽是目前已知致癌性多环芳香烃中作用最快、活性最大的皮肤致癌物之一。 屈可能是致癌活性较弱的致癌物,但它的衍生物中3-甲基屈及5-甲基屈具有强烈致癌作用。

五环芳香烃

五环芳香烃有15个异构体,其中5个有致癌性。3,4-苯并芘为特强致癌物,1,2,5,6-二苯并蒽为强致癌物,1,2,3,4-二苯并菲为中强致癌物,1,2,7,8-二苯并蒽和1,2,5,6-二苯并菲为弱致癌物。

六环芳香烃

六环芳香烃的异构体比五环芳香烃的更多,但进行过致癌实验的仅10多种。其中3,4,8,9-二苯并芘是强致癌物,1,2,3,4-二苯并芘致癌性很强,3,4,9,10-二苯并芘及1,2,3,4-二苯并芘的7-甲基衍生物也有明显致癌作用,其余六环芳香烃无致癌作用或仅有弱的致癌性。

七环以上的芳香烃研究得较少。

有致癌性的其他多环芳香烃还很多,现举例如下。 芴类

芴本身无致癌性,但其某些衍生物具有致癌性。

例如,1,2,5,6-二苯并芴、1,2,7,8-二苯并芴和1,2,3,4-二苯并芴等已被证实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如可使小鼠发生皮肤癌。2,3-苯并芴蒽和7,8-苯并芴蒽具有强致癌作用,对小鼠皮肤的致癌作用仅次于3,4-苯并芘。

胆蒽类

胆蒽具有较强的致癌性,它的许多甲基及其他烷基衍生物也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例如3-甲基胆蒽是极强的致癌物,可致小鼠皮肤癌、宫颈癌、肺癌等癌症。在肠道,由细菌作用得到的脱氧胆酸可转化为甲基胆蒽,这一化学致癌物可能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杂环类多环芳香烃

多环芳香烃的环中碳原子被氮、氧、硫等原子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为杂环多环芳香烃。杂环类多芳香烃中有一些化合物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现以含氮苯稠杂环类举例如下。

苯并吖啶

蒽分子环中十位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的化合物为吖淀。苯并(a)吖啶、苯并(c)吖啶均无致癌性,它们的某些甲基衍生物却有致癌性。例如,8,10,12-三甲基苯并(a)吖啶和9,10,12-三甲基苯并(a)吖啶均为强致癌物,7,9-二甲基苯并(c)吖啶和7,10-二甲基苯并(c)吖啶均为极强的致癌物。后二者的致癌力比3-甲基胆蒽还强。

二苯并吖啶

二苯并吖啶中研究较多的有3个异构体,即二苯并(a,h)吖啶、二苯并(a,j)吖啶及二苯并(c,h)吖啶,三者均有致癌性。二苯并(a,h)吖啶和二苯并(a,j)吖啶的某些烷基衍生物有致癌性,如二苯并(a,h)吖啶的8-乙基和14-正丁基衍生物有致癌性。

咔唑是芴分子环中九位的碳原子被氮原子取代的化合物。它的一些单苯及双苯衍生物已有不少被证实有致癌性。例如7-H-二苯并(a,g)咔唑和7-H-二苯并(c,g)咔唑对小白鼠都有致癌作用。后者的N-甲基及N-乙基衍生物有弱的致癌活性。近年来又发现一些二氮杂苯并咔唑类化合物,也具有明显致癌物。其中11-氮杂-二苯并(c,i)咔唑及1-氮杂-二苯并(a,i)咔唑为中强致癌物。 含氮苯稠杂环的致癌性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研究的。这类化合物的致癌作用不像对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被研究得那样深入、广泛,而且大多数缺乏对人致癌的充分证据。这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不少是植物中的生物碱和其他生物物质,很多还是人工合成的药物。因此,利用这些化合物时应加注意。芳香族化合物并不是所有的芳香族化合物都是有芳香味道,因为最开始化学界在研究和接触这类物质是从一些染料、一些有香味的花草中得知有这些物质,所以才叫芳香族。

1、天然食品防腐剂--R-多糖(克霉王) 天然食品防腐剂--R-多糖(克霉王),是采用多溶菌生物技术,把不能溶于水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易溶于水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合而为一,使杀菌效果更广谱,更优质。它是根据其各自的单项抑菌作用,经过扩大菌母的特定工艺,研制出具有综合防霉杀菌、无毒无害的水剂复合型天然食物防腐剂。其杀菌抑菌能力广泛,对真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阳性细菌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效果,是食品防腐剂产品中的一种高科技广谱杀菌抑菌新产品。特别是对导致食品腐败的霉菌的杀灭和抑制能力超群,故称"克霉王"。该产品为橙**液体,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细滑,易结晶,易溶于水。不影响食品口感和味道。长期接触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和过敏反应。在食品保质期以后逐渐分解为碳水化合物,没有蓄积现象,具有营养价值。 R-多糖的抑菌作用不受食品酸碱度的影响,也不受食品加热和光照的影响。在180℃加热30分钟不影响其抑菌菌防腐效力,可用于熟食品和焙烤食品。 R-多糖作为饮品、酱制品、调味品、面食等产品的防腐剂,具有很强的抑制酵母菌、霉菌、细菌发育的作用。尤其是对引起食品腐败的酵母菌、霉菌、细菌作用最强,其杀灭霉菌的有效浓度为0.005-0.1%,一般常用量为0.01-0.02%。抑制细菌的有效浓度为0.001-0.1%。 R-多糖在果味和碳酸饮料中每100公斤添加80-100ml时,保质期为12个月。在果汁中每100公斤添加100-120ml时,保质期为14个月。在料酒中每100公斤添加50-80ml时,保质期为14个月。在果酒中每100公斤添加40-50ml时,保质期为26个月。R-多糖脱色后在牛奶中使用,每100公斤添加150ml时,保质期为6-8个月。在啤酒中使用,每100公斤添加80-100ml时,保质期为14个月。 R-多糖对渍酸菜类食品中极易产生的霉菌以及酸菜中产生的腐烂细菌、生、熟肉制品中的细菌、霉菌、肉毒梭状杆菌、酿造醋、配制醋和其它保健醋制品中容易产生的霉菌、双芽菌都有极强、高效地抑制作用。 2、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无毒蛋白质,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在细胞内对吞噬后的病原菌起破坏作用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繁殖。特别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溶菌作用,可作为清酒、干酪、香肠、奶油、生面条、水产品和冰淇淋等食品的防腐保鲜剂。缺点是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很弱,成本高,每公斤约1600元。 3、蜂胶 蜂胶是蜜蜂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国科学家经过研究证实,蜂胶是免疫因子的激活剂,它含有的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活性成分,能显著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对糖尿病、癌症、高血脂、白血病等多种顽症有较好预防和治疗效果。同时,蜂胶对病毒、病菌、霉菌有较强的抑制、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因此在食品中添加蜂胶不仅是一种天然的高级营养品,而且可以作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缺点是添加剂量大,使用成本高,产品发甜。 4、植物提取物 大蒜素:大蒜所含有的大蒜辣素对痢疾杆菌等一些致病性肠道细菌和常见食品腐败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天然的防腐剂,深圳教育学院的马慕英用大蒜水溶液对几十种污染食品的常见霉菌、酵母菌等真菌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它对这些真菌均有抑制作用,且防腐能力与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效果相近。大蒜蒜瓣的抗菌性能十分微弱,蒜苗与蒜的茎叶具有相当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性能在高温下下降很多,因此应用大蒜提取物防腐保鲜应力求在较低温度(85℃下)进行。大蒜的最适作用pH为4左右,因而适宜用于酸性食品的防腐保鲜中。缺点是不耐高温,在中性环境下失去抑菌作用,成本高。 芥菜提取物:其主成分油脂部分有很广的抗菌性,对霉菌酵母力有强效,对格兰氏阴性菌也有效,芥末提取物制剂对防谷物害虫、防青果物污染也有效。 唐辛子提取物:它对酵母、霉菌等抗菌性强,与有机酸、氨基酸等组合应用,可扩大应用范围。 胡椒提取物:其水溶性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尤其抗格兰氏阴性菌,特别适合腌渍食品的防腐。抗菌成分以Allglicisothocganate为主。 辣椒提取物:抗菌有效成分是芳香烃基香辣油,将其制成天然精细制剂,利用其挥发产生的蒸气在表面形成保护膜有抗菌、防虫、保鲜效果,应用于盒餐调理菜肴,也可制成胶膜包装制剂贴于餐盒容器底部抑制食品表面微生物的二次污染。 咖啡豆渣提取物:它有抗菌性,抗菌效果与安息香酸相当,抗菌有效成分为3′-4′-dighdoxyacetan-Phenon。咖啡芽组织液也有同样抗菌性。 莲茎提取物:它可抑制黑曲菌、青霉菌等生长,其抗菌性在冷冻干燥、室温到-20℃贮藏6个月以上及煮沸过程中亦不会失活。 甘草提取物:它用二氯甲烷与乙醇混合剂作溶剂抽提或用氯仿与乙醇混合作溶剂抽提甘草,除去溶剂后的抽提物对致食品腐败变质密切相关的大肠杆菌、金**或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有强抑制作用,对霉菌、酵母菌也有抗菌及抑制能力。 萝卜提取物:它含有刺激味成分4-甲基-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M1B1)有抗真菌、细菌作用。 丝柏叶提取物:日本从丝柏叶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提取出日扁柏醇,该物质有很强的杀菌力,可作抗甲氧苯青霉素钠(新青霉等)金**葡萄球菌的杀菌剂,防止医院内金**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作防霉剂及预防苹果腐烂。 茶叶提取物多酚:它对枯草杆菌、金**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龋齿链球菌、毛霉菌、青霉菌、亦霉菌、啤酒酵母菌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还有对人体很好的生理效果,为理想的食品抗菌、防腐保存剂。 啤酒花树脂:其对唾液链球菌、金**葡萄球菌、巨大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 目前,大多数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植物提取物成本都比较高,每公斤约在800元左右。 还有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壳聚糖及鱼精蛋白等天然防腐剂,在此不作一一介绍。 总之,随着人类的进步,人们对身体健康寄予更高的期望值,对食品的安全标准要求越来越高,食品防腐剂作为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之一,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安全标准也将越来越高。我国理想的天然食品防腐剂的诞生与大规模的应用,必将为提高食品安全标准,使我国在世界上率先禁止化学合成防腐剂的使用,为提高人类食品的安全水平,树立我国形象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