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合成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反应残余物如何界定-化学制药废水

一、置换法:用化学活动性较大的金属,如锌、铁、铝等,从废定影液中置换出银。此法较简单,可以用金属粉、金属块或金属条直接加入或插入废定影液中,银便被置换附着在金属表面,但置换后的产品不纯,尚需进一步提纯。

二、沉淀法:用硫化钠使定影液中的银,以硫化银的形式沉淀出来,再把硫化银沉淀物加入热的浓盐酸中,并加入过量铁粉,便可得到白银,但产品也需再提纯。有关反应式如下:?

2〔Ag(S2O3)2〕3+S——→Ag2S↓+4S2O32?

Ag2S+2HG+fe——→2Ag↓+FeGl2+H2S2—?

因硫化氢(H2S)有毒,所以操作应在能风处进行,保证安全。?

三、电解法:用电解法直接提取白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可一次性处理,制得的白银质量很纯。

电解法中两个电极的正确使用非常重要,当通电后,阳离子即银离子向阴极移动,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银原子在阴极表面堆积;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失去电子被氧化。如果电极使用不当,则会造成电极腐蚀,污染溶液。因此应将石墨棒(即干电池的中心碳棒)接在直流电源的正极作为阳极;用银棒或不锈钢板接在直流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一起插入废定液中进行电解。溶液的PH一般调节在2—4(滴加硝酸调节),电压为1伏特,电流密度为0?3A/Cm2。这样,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上的银条便由于银的堆积而由小变大,颜色纯白。如果电流大,银沉淀太快,则呈黑色。当电解产物出现棕色时,说明溶液中银含量已经很少了(每公斤含银量少于1克),不宜再电解。

测定定影液含银多少,能否电解,也可以拿一条干净的铜丝,插入溶液中,2分钟后尚不见铜丝转为银白色,说明溶液中银已经很难提取了。提取的金银,可送给各地人民银行收购 。

健康元的制药真相

废弃的中草药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属于药物性废物。

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0年征求意见稿)附表B的说明规定,其他废弃物,如:输液瓶(袋)、一次性医用外包装物品、废弃的中草药物与中草药煎制后的残渣,盛装药物的药杯,纸巾、湿巾、尿不湿等一次性卫生用品,使用后的大、小便器等废弃物,不属于医疗废物。

中药残渣的相关文件

根据《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令第442号)以及《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国食药监安〔2005〕528号)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中产生的具有活性成分的残渣残液,由企业自行销毁并作记录。在《工业固体废物名录》中,中药残渣属于该目录中的第15类废物。

需要区别对待的是:原料药在提纯或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母液、蒸馏残液或者反应残余物,属于危险废物范畴,废物类别为医药废物HW02。

健康元是一家生产头孢类抗生素原料的公司。这次事件出问题的环节在于生产7-ACA这种化学物质时候,他们使用了掺有地沟油等劣质油的豆油。

7-ACA被称为抗生素药物生产的关键物质——“中间体”。中间体是生产抗生素过程中所需要的一种化学品,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与生产技术的进步,医药行业将一些医药中间体转交化工企业生产。按销售额计,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为主的抗生素约占世界抗生素市场的70%,而健康元生产的7-ACA占据国内25%的市场。

要生产头孢类抗生素,需要先获得头孢菌素。而任何头孢菌素品种均为半合成产品,需要一个中间体,也就是7-ACA来帮助合成。这样看来7-ACA其实是原料的原料。若无原料则所有头孢菌素生产必将成为“无米之炊”。7-ACA在现有监管分类中属化工原料而非药品、原料药或药用辅料。

简单来说从头孢菌素获得7ACA的工艺有两种,一种是化学法,这个方法要用大量有毒试剂,污染极其厉害;一种是酶法,试剂安全,用量少,非常环保。但酶法中关键的物质酶,被国外企业垄断。健康元是国内第一个掌握用酶法生产7-ACA的企业,也就是说健康元使用的生产方法是“酶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

7-ACA是一种化工产品,化工产品存在有毒物质是正常的,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能准确地获知,这是个问题。也就是说,通过酶法、化学法获得的7-ACA虽然也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但对这些物质的来源和成分是可获知的。

健康元董事长朱保国认为,地沟油只是作为培养中间体的养料使用,并使用比喻称“庄稼用大粪浇灌出来的,你能说粮食是有毒的吗?”他认为:“用食品废料作为化工原料7-ACA的发酵原料在理论上是无害的,而且国外这种做法十分普遍。”从理论层面来说,这样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实际层面还值得进一步商榷。

首先,地沟油生产7-ACA与大粪种菜无法相提并论,就象大粪种出的菜是安全的,但是工业废水种出的菜就不能吃,是有毒的。虽然,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检测到地沟油中的有毒杂质、致癌物、重金属残留等,但确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微量有毒物质能否被带到下游工艺中,还未可知。

其次,与国内的制药工艺相比,国外的技术和工艺更为严谨和先进。如果制药企业拥有成熟的工艺流程,可以把原料使用环节残留的杂质排除去。否则,有可能会混杂到成品药物中,哪怕是极微量。打个比方,国外生产的青霉素基本不过敏,但国产的就容易会过敏,虽然国产青霉素纯度已很高,但仍然残余极其微量的过敏原,而有时这些微量过敏原会带来过敏反应。在制药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如英国、美国,注射用青霉素和口服青霉素在临床使用中都不作皮试。这些国家的制药工艺和技术要求高,生产时高分子杂质含量的实际控制已经达到免皮试水平。

结语:其实很简单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成品药的质量,要从原料开始,甚至要从化工原料开始,到成品药生产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最终药物的品质可能越佳。中国的制药相关的企业都能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把关好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不能因为没有明确的监管就可以放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