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丙酮刺眼睛吗为什么不管用-溴和丙酮在水溶液中发生以下反应
化学武器(chemical weapon)以毒剂(神经、糜烂、窒息、失能、刺激、中毒剂)杀伤疲惫敌有生力量、迟滞敌军事行动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
化学战剂可概分为杀伤性、纵火性和烟幕性三类,杀伤化学战剂是其中最可怕的武器,国际间闻化武色变,指的就是这种武器。这种武器是利用毒性人类生理机构,由于作用时是散布在空气中呈汽化状态,因此又称为毒气,事实上它们平时多为液体或固体。
(一)杀伤化学战剂:这类战剂的种类繁多,根据所造成的生理反应可分为7类:
1. 窒息性化学战剂:这是最早用于战场的杀伤化学战剂,其作用是伤害人员的呼吸器官因窒息而致命。主要的窒息性化学战剂计有氯气、光气、双光气、二氯甲醚等,其中的光气是窒息性化学战剂中致命性最高的一种,在第一次大战期间被大量使用,其间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其他化学战剂。
2. 催泪性化学战剂:催泪战剂都是卤素有机物,由于刺激作用强烈,会使人大量流泪丧失作战能力,这种战剂虽不会致命,却可迫使敌人配戴防毒面具妨碍战斗。主要的催泪性化学战剂计有溴丙酮、溴甲苯、氯丙酮、溴丁酮、碘乙酸乙脂、硝氯仿、苯氯乙酮、磷氯亚苯丙二胫等,其中的苯氯乙酮常用于部队训练和城市镇暴。
3. 血液性化学战剂:这种战剂又称为中毒性毒气,它的作用是限制血液吸收氧气,达到缺氧致的效果。血液性化学战剂主要有一氧化碳、氰化氢、氯化氰、溴化氰等,但这些难以使用和传播,在战场汽化后会迅速飘升散掉,无法达成战斗效果。
4. 糜烂性化学战剂:这是一种有糜烂性或起泡性的战剂,这是第一次大战时期为抵销防毒面具的效果而发展出来的毒气,可伤害人体外部达到杀伤效果。主要的糜烂性化学战剂计有芥气、氮芥气、路以士气、光气砷、二氯化乙砷、二氯化苯砷等,其中的芥气是第一次大战期间使用最多的毒气,造成的伤亡人数超过其他战剂的总和,但芥气虽造成人员伤害丧失战力,却很少致命或永久伤残,所以被称为“人道武器”。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期间曾使用多种氮芥气,造成伊朗部队重大伤亡。
5. 呕吐性化学战剂:呕吐性化学战剂在第一次大战期间发明出来,这是用来对付活性碳防毒面具的固体微粒式战剂,其微粒能随着呼吸气流穿过活性碳的细缝,进入防毒面具后刺激人员的呼吸器官,严重时造成呕吐并丧失作战能力。呕吐性化学战剂通常与其他战剂配合使用,迫使人员取下防毒面具而被其他战剂侵入伤害。主要的呕吐性化学战剂有二苯氯砷、二苯氰砷、亚当氏气等,除作战外还作为部队训练和镇暴使用。
6. 神经性化学战剂:神经性化学战剂是德国在第二次大战末期研发出来的武器,由于德军的情报发现英、美两国也发展出同类战剂,所以因惧怕被报复而不敢使用。这种战剂又被称为神经毒气,由于毒性极强、易于制造和传播,再加上无色、无味、无刺激性难以察觉,是威力最强的化学武器,先进国家惧怕化学武器主要就是指神经性化学战剂,所以也称为“穷国的核子武器”。
神经毒气利用破坏人类自律神经系统的功能来达到杀伤目的,呼吸受感染者会在数分钟内亡,皮肤受感染者则会在1~2小时内亡。神经毒器的独性极强,为光气的30倍、氢氰酸的26倍、氯化氰的100倍,由于能简单利用多种和投射系统传播,加上很容易在空气中达到致命浓度,因此国际间都视之为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一种。主要的神经性化学战剂计有沙林、泰奔、梭门和VX系列三类,其中沙林毒气的代号是GB,是毒性最强的一种,是美军的制式化学战剂;泰奔的代号GA,毒性低于GB但较适于温带使用,是俄军的制式化学战剂;梭门的代号GD,毒性接近GB但制造较不易;VX的毒性接近GB,但持久性和穿透皮肤能力较佳,战斗效果最好,是美军的制式战剂。
7. 瘫痪性化学战剂:这是最新研发的化学战剂,能暂时瘫痪人员的精神与生理状态而丧失战斗能力,由于不会致命,被视为较芥气更人道的化学战剂。瘫痪性化学战剂都是无色无味,被感染者很难察觉,这种战剂根据生理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种用于瘫痪人员精神或心智,有LSD 25、马斯加林、西罗西宾、百夫提那等,一种用于瘫痪人员精神与生理机构,以BZ毒气最具代表性。这些战剂之中以BZ毒气的效应最强,是美军的制式战剂。
(二)纵火化学战剂:纵火工具虽然在数千年即用于战争,但有计划的使用纵火武器则始于第一次大战期间,主要的纵火武器包括个人使用和装设在车辆的喷火器以及各类型的纵火炸弹等,美国在第二次大战期间以大量纵火弹攻击德国和日本城市,造成极大的破坏。纵火武器是因为装有纵火战剂而发挥作用,这些化学战剂能够快速引火燃烧,并且燃烧温度高、燃烧完全、扑灭困难,根据化学特性主要的纵火战剂有下列3类:
1. 金属纵火战剂:这是极易引燃并产生上述燃烧特性的金属物质,主要有镁、钠、铝热剂和黄磷等,其中黄磷因为性质和用途与金属相似,因而列入金属纵火战剂。在上述战剂中,黄磷算是最常见的纵火剂,主要用于各类火炮的纵火;镁常用于航空炸弹,第二次大战期间有相当部分的航空炸弹是使用镁;铝热剂则是制造纵火手榴弹的常用战剂。
2. 金属油料纵火战剂:这是在第二次大战期间问世的纵火战剂,鉴于当时金属纵火材料来源不足且价格高昂,而油料纵火战剂的燃烧其持久性、附着性较差,遂促成金属油料纵火战剂的发明。金属油料纵火战剂的种类较少,美国的PT-1算是最著名者,由镁粉、柏油、橡胶胶化汽油所组成,并制成多种航空炸弹。
3. 油料纵火战剂:这是以添加剂增加油料浓稠度、附着性所制成的油料纵火战剂,最初是以汽油、煤油、润滑油、柏油等为材料,但后来发展出橡胶燃料、钠旁、聚苯乙烯等材料制成新的纵火战剂。油料纵火战剂常用于喷火器,尤其是以钠旁与汽油混合制成的胶状油,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受到广泛使用,但已被聚苯乙烯所取代。
(三)烟幕化学战剂:烟幕武器是一种欺敌而非杀敌的武器,烟幕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或气体微粒组成,烟幕战剂就是能形成烟幕的化学物质。烟幕战剂必须具备能悬浮在空中、内聚力较强、带有沈降向地面等特性,以利掩盖我方人员或设施达到欺敌的效果。烟幕化学战剂的种类颇多,并且发烟方式和发烟装备各有不同,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包括黄磷与塑造黄磷、四氯化钛、三氧化硫、六氯乙烷混和剂、烟幕油等,其中的黄磷常用来装填,制成黄磷烟幕弹或黄磷纵火弹。
试述遭受化学毒剂危害时之急救原则。
答:
一、移除有毒物质,防止进一步吸收扩大伤害;
二、症状治疗;
三、使用拮抗剂;
四、加速排除有毒物质。
溴丙酮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3-溴丙酮酸在254nm有紫外吸收的。3-溴丙酮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多个化学键,其中部分化学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会发生共轭作用,从而导致分子吸收紫外光的能力增强。在紫外光谱分析中,254nm波长是常用的检测波长之一,因此可以用来检测3-溴丙酮酸的紫外吸收情况。
为什么丙酮是什么
一、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全身式连体防化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建议佩戴防毒面具。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聚乙烯薄膜防毒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如有灼伤,按灼伤处理。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溴鼠灵的危害大不大?
[bǐng tóng]?
丙酮丙酮(acetone,CH3COCH3),又名二甲基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丙酮在工业上主要作为溶剂用于炸药、塑料、橡胶、纤维、制革、油脂、喷漆等行业中,也可作为合成烯酮、醋酐、碘仿、聚异戊二烯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氯仿、环氧树脂等物质的重要原料。也常常被不法分子做毒品的原料溴代苯丙酮。
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4]?
熔点(℃): -94.6?[4]?沸点(℃): 56.5[4]?
相对密度(水=1):0.788[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0[4]?
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4]?
燃烧热(kJ/mol):1788.7[4]?
临界温度(℃):235.5[4]?
临界压力(MPa):4.72[4]?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24[4]?
引燃温度(℃):465[4]?
爆炸下限%(V/V):2.5[4]?
爆炸上限%(V/V):12.8[4]?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丙酮球棍模型
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 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在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 。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 ?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 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所有人员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复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密封。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法律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1 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这种东西都是很毒的,危害当然大。
中文名称: 溴鼠灵
英文名称: Brodifacoum
其它名称: 溴鼠隆;可灭鼠;杀鼠隆;大隆;溴联苯杀鼠萘;
Talon; Klerat; Volid; Matikus; Ratakplus;
化学名称:3-[3-(4'-溴联苯-4-基)-1,2,3,4-四氢-1-萘基]-4-羟基香豆素
IUPAC Name :
3-[3-(4'-bromo?biphenyl-4-yl)-1,2,3,4- tetrahydro-1-napthyl]- 4-hydroxycoumarin
性状:原药为白色至灰色结晶粉末。m.p.228~232℃,蒸气压1.33×10-4Pa。20℃时溶解度为:丙酮 6-20g/L,氯仿3g/L,苯<6mg/L, 水 10mg/L。两种异构体对杀鼠活性无明显差异,对一般金属无腐蚀性。[3]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0.26mg/kg,小鼠0.4mg/kg,兔0.29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10~50mg/kg。另有报道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0.72mg/kg,褐色鼠急性经口LD50=0.26~0.32mg/kg,大鼠急性吸入LC50=0.5-5mg/m3,家兔急性经皮LD50=50mg/kg。对眼睛有中度刺激性,对皮肤也有刺激作用,不致过敏。Ames试验阴性,未见胎仔致畸作用,无蓄积毒性。对鱼类和鸟类高毒。
用途: 抗凝血杀鼠剂,毒力强,对抗性鼠种有效,适口性好,具有急性和慢性杀鼠作用。用于防治野栖鼠和家栖鼠类。如防治农田鼠害,在海鼠出入路线每50 m2 设一饵点,每点投药5-10g,必要时补投吃去的毒饵,4-8d见效。防治家鼠每隔5 m 设一饵点。每点20-30g,必要时1周左右补充毒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