吖啶类衍生物-吖啶衍生物

芳烃主要产品有苯、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六甲基苯、乙苯、正丙苯、异丙苯、联苯、二苯甲烷、三苯甲烷、苯乙烯、苯乙炔、萘、四氢化萘、蒽、菲、芘。

1、苯

苯有减轻爆震的作用而能作为汽油添加剂。。苯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做化工原料。苯可以合成一系列苯的衍生物:苯经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可以作为制取塑料、橡胶、纤维、染料、去污剂、杀虫剂等的原料。大约10%的苯用于制造苯系中间体的基本原料。

苯与乙烯生成乙苯,后者可以用来生产制塑料的苯乙烯;苯与丙烯生成异丙苯,后者可以经异丙苯法来生产丙酮与制树脂和粘合剂的苯酚;制尼龙的环己烷;合成顺丁烯二酸酐;用于制作苯胺的硝基苯;多用于农药的各种氯苯;合成用于生产洗涤剂和添加剂的各种烷基苯。合成氢醌,蒽醌等化工产品。

2、甲苯

甲苯衍生的一系列中间体,广泛用于染料;医药;农药;火炸药;助剂;香料等精细化学品的生产,也用于合成材料工业。甲苯进行侧链氯化得到的一氯苄;二氯苄和三氯苄,包括它们的衍生物苯甲醇;苯甲醛和苯甲酰氯(一般也从苯甲酸光气化得到),在医药;农药。

染料,特别是香料合成中应用广泛。甲苯的环氯化产物是农药;医药;染料的中间体。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

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甲苯硝化制得大量的中间体。可衍生得到很多最终产品,其中在聚氨酯制品;染料和有机颜料;橡胶助剂;医药;炸药等方面最为重要。

3、联苯

用作热交换剂,水果包装纸的浸渍剂。并用于有机合成。工程塑料聚砜的原料,用于制三氯联苯、五氯联苯,用作热载体、防腐剂、染料等用途。用作色谱分析标准物质。杀鼠剂鼠得克和溴鼠灵的中间体,并为性能较好的有机载体。

4、乙苯

用于有机合成和用作溶剂。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进而生产苯乙烯均聚物以及以苯乙烯为主要成分的共聚物(ABS,AS等)。乙苯少量用于有机合成工业,例如生产苯乙酮、乙基蒽醌、对硝基苯乙酮、甲基苯基甲酮等中间体。在医药上用作合霉素和氯霉素的中间体。也用于香料。此外,还可作溶剂使用。

5、正丙苯

在化工生产中可做用作溶剂或有机合成中间体,也可用于纺织染料和印刷,作醋酸纤维溶剂等。

百度百科-苯

百度百科-甲苯

百度百科-联苯

百度百科-乙苯

百度百科-正丙苯

百度百科-芳香烃

化学发光剂有哪些?

在欧洲,干馏煤以制取焦炭用于炼铁,是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随着煤焦化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煤焦油,除了制造防护屋顶的油毡或涂敷火车轨道上的枕木以防腐外,大量堆集被视为废物,由于它是又黑又臭的油,污染着环境,不得不付之一炬。这促使化学家们分析研究它,试图找到它的应用。

首先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化学物质是萘。英国皇家研究院化学教授布兰德在1819年从蒸馏煤焦油中发现一种白色结晶物,测定它是碳和氢的二元化合物。同年英国化学工业企业家加登也从煤焦油中发现了这一物质。1920年,英国牛津大学化学教授基德也成功地分离出它。石脑油是指石油、煤焦油的最先馏分。萘是从这个馏分中分离出来的,这也说明萘成为最早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缘由。它是一种白色结晶体,有特殊气味,能挥发并升华,被用来驱虫,放置在便池里逐臭,俗称卫生球,是制造染料、药物的原料。

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1826年分析了它,确立它的分子组成是C20H8。他是采用碳原子量等于6计算的,按等于12计算,即得出它的正确分子式是C10H8。法拉第还制得萘的两种硫酸的衍生物。

1832年,法国化学家杜马和他当时的助手罗朗发表论说,叙述他们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种不同于萘的物质,最初认为是萘的同分异构物,称它为异萘,后来确定它的分子组成是C14H10,不同于萘,我们称之为蒽。

蒽是无色固体,有弱的蓝色荧光,能升华,也是制造染料的原料。

1837年,罗朗又发表论说,叙述从煤焦油中分离出萘和蒽外,又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芘,分别给出它们的化学式是C3H和C5H2(正确的化学式是C18H12和C16H10)。1871年,德国化学家格雷比分析证明罗朗获得的芘是一种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C16H10。芘是无色结晶体,是利用火加热至高温分馏煤焦油而获得的。

1834年,德国化学教授隆格在煤焦油中加酸溶液后加热,中和溶液,分离出一种油,将此油蒸馏,分离成三部分。隆格将分离出油后的另一部分溶解在苛性碱溶液中,从这溶液中又分离出一种油,添加无机酸后又获得另一物质,称为石炭酸。

1843年,年轻的德国化学家A·霍夫曼分析研究了隆格发现的四种物质,它们分别是:苯胺(C6H5NH2),喹啉(C9H7N),吡咯(C4H5N),石炭酸是含有甲酚(C6H4CH3OH)的不纯的苯酚(C6H5OH)。

苯胺早在1826年被德国化学制品商人恩弗多尔本从干馏靛蓝中发现,认识到它易与酸化合,形成结晶盐,就称它为“结晶体”。到1840年,德国药剂师弗里茨舍将靛蓝与苛性钾作用后也得到苯胺,称它为“安尼林”。这一词来自阿拉伯文“靛蓝”。后来到1842年俄罗斯化学家齐宁利用硫化铵作用于硝基苯也获得了苯胺。霍夫曼在1843年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一种碱性油状物,经过分析确定它和前面发现的“结晶体”、“安尼林”以及“苯胺”是同一物质,确定它的化学组成是C6H5NH2。

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遇漂白粉呈现蓝色。这也是隆格从希腊文中蓝色一词命名它的原因。

喹啉是在1842年由法国化学家日拉尔将马钱子碱、辛可宁、奎宁和苛性碱共同蒸馏取得,分析确定它的化学式是C9H7N,从“奎宁”命名它为“喹啉”。它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可能是隆格从希腊文白色一词命名它的由来。

苯酚在1841年再次被罗朗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并将它硝化后获得苦味酸(三硝基苯酚),经分析确定它和隆格发现的石炭酸是同一物质。随后由日热尔加热水杨酸和石灰制得,研究后认为它不是真正的酸,与醇相似,它的分子中含有苯基和羟基,即C6H5OH。

在1851年德国化学家斯塔德勒发表的一篇论说中提到,甲酚是从母牛尿中发现的。英国大学学院化学教授威廉森的一位学生法莱在1855年从煤焦油的杂酚油中发现了它。杂酚油是煤焦油分馏的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1864年德国化学家缪勒发表分析杂酚油的结果指出,其中除含有苯酚、甲酚外,还含有邻甲氧基苯酚癔疮木酚(CH3OC6H4OH)、苯三酚(焦桔酚C6H3(OH)3)等。

甲酚又称克利沙尔,从西方名称译音而来。这一词来自西方杂酚油的命名,是德国化学工业企业家赖琴巴赫用来指木焦油中木醋酸而创立的,他认为熏烤肉中木醋酸起了保护肉免于受腐的作用,从希腊文“肉”和“保存”两词创造出的新词。

再说隆格从煤焦油中发现的吡咯,英国化学家安德森在1851年从骨油中再次发现它,给出它的正确化学式为C4H5N。

吡咯是无色液体,放置在空气中色泽变深,它的蒸气遇盐酸浸湿的松木呈现樱桃红色,这可能是隆格从希腊文红色一词命名它的缘由。

1855年,美国《化学会杂志》发表署名威廉斯的文章,声称从煤焦油中发现类似吡咯的吡啶。这是一种无色有特臭的液体,早在1851年由安德森从骨油中发现。它的化学式是C5H5N。

李比希在1834年指出苯存在煤焦油中。霍夫曼在1845年也指出苯存在于煤焦油中。当时他在英国皇家学院任教,指导他的学生曼斯费尔德分馏煤焦油提取苯,在1849年他们从煤焦油中不仅分离出大量苯,还分离出甲苯C6H5CH3、二甲苯C6H4(CH3)2,但曼斯费尔德后来却不幸于苯蒸气遇火发生的爆炸中。

苯的平面六角形结构式是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1865年研究元素化合价中提出来的。他在1860年发表的文章中把苯、萘、蒽等和它们的衍生物统称为芳香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本来是指从各种香树脂中提取的具有芳香气味的物质,但是根据嗅味分类物质是不合适的,在经过研究苯、萘、蒽、苯酚、甲苯等的分子结构后,确定它们都是苯和苯的衍生物,因此用芳香族化合物统称它们。其实,它们中有些甚至具有令人很不愉快的臭味!

萘、蒽等分子结构中具有多环,称为稠环化合物,是德国化学家格雷贝和利伯曼在1868年提出来的。

吡啶、喹啉等分子的杂环结构是德国化学家克尔纳和英国化学家杜瓦在1869年分别提出来的。它们被称为杂环化合物,即是说,在构成它们分子环状结构的原子中除了碳原子,还有其他原子——杂原子,于是得出某杂茂、某杂苯、某杂萘等化合物的名称。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的稠环化合物还有:

芴(C13H10)和苊(C12H10),是法国化学家贝特洛分别在1867年和1872年从蒸馏煤焦油所得的粗蒽中发现的。芴是一种无色体,有蓝色荧光,因而从希腊文“荧光”得名。苊也是一种无色晶体,贝特洛在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它以前,在1866年从乙炔和萘合成了它。

菲(C14H10),是蒽的同分异构体,在1873年前后分别由德国化学家菲蒂希和奥斯特迈尔以及格雷贝和格拉泽尔从煤焦油所得的粗蒽中分离出来。是有光泽的无色晶体。它的命名由苯基和蒽构成。

茚(C9H8),是在1890年被德国化学家克拉默和斯皮克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最初曾认为它是一种苦味酸盐。后来在1906年由德国化学家蒂勒合成了它,并确定它是一种稠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它的命名因它的分子结构与吲哚相似而来。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杂环化合物还有:

吖啶(C13H9N),又名氮杂蒽,是在1870年被格雷贝和卡罗从煤焦油提取的粗蒽中发现的。它是一种无色晶体,蒸气和溶液都有刺激气味,因而从拉丁文“刺激性的”命名它。

咔唑(C12H9N),又名氮杂芴,是在1872年被格雷贝和格拉泽尔从煤焦油提取的粗蒽中发现的,也是无色晶体。它的命名表明了它的分子组成是由氢、碳加氮构成,它和吡咯相似。

噻吩(C4H4S),又名硫杂茂,是在1882年由德国化学家V·迈尔从煤焦油提取的粗苯中发现的一种含硫的杂环化合物。它是无色液体,其命名来自希腊文“硫”和“苯”。

另外,还有吲哚(C8H7N),又名氮杂茚等,先后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

根据有关书籍讲述,煤焦油中存在着200多种化合物。这里只提出它们中重要的、常见的10多种。

从煤焦油中发现的物质和它们的衍生物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扩展了有机化学和整个化学知识的范畴。这些化合物是制取染料、医药、炸药等的基本原料,把它们从煤焦油中提取出来,不仅仅是变废为宝,更为人们社会生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化学家们从煤焦油中发现众多物质的意义明显是重大的。

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是

发光剂是指在发光反应中参与能量转移并最终以发射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的化合物,根据上述发光特点可将发光剂分为荧光素、生物发光剂和化学发光剂三种。常用的化学发光剂有以三种,酶促反应的发光底物的发光剂,直接化学发光剂,电化学发光剂。

颜料红122的介绍

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主要是具有在化学结构上能产生发光特殊基团的物质。这类物质在发光免疫分析过程中直接参与发光反应,不需要通过催化反应或能量传递来间接发光。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以下是一些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

1. 吖啶酯类标记物

特点:吖啶酯类标记物在化学结构上有产生发光的特殊基团,它们通过起动发光试剂的作用而发光,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如1秒内)完成强烈的直接发光,为快速的闪烁发光。

应用:吖啶酯作为标记物用于免疫分析,其化学反应简单、快速、无需催化剂。检测小分子抗原常采用竞争法,大分子抗原则采用夹心法,非特异性结合少,本底低。此外,与大分子的结合不会减小所产生的光量,从而增加了灵敏度。

2. 其他可能的直接发光标记物

虽然吖啶酯类标记物是最常见的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之一,但也可能存在其他类型的直接发光标记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发光标记物都直接参与发光反应,有些可能通过催化反应或能量传递来间接发光。

3. 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

酶标记物:如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LP),它们作为发光反应的催化剂或能量传递过程中的受体,通过催化底物发光或参与能量传递来间接发光。

非酶标记物:如三联吡啶钌等,它们可能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或能量传递过程中的中间体,但不直接参与发光反应,而是通过能量传递等方式影响发光强度。

综上所述,直接参与发光反应的标记物主要是具有在化学结构上能产生发光特殊基团的物质,如吖啶酯类标记物。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选择合适的标记物对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至关重要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发光试剂

颜料红122呈非常鲜艳的蓝光红色,色光接近于品红。该喹吖啶酮衍生物的颜料品种具有优异耐迁移性,突出的热稳定性,给出纯净的蓝光红色或品红色。Hostaprint Pink E的比表面积为70m2/g,Hostaprint Pink E Tran的比表面积为100m2/g。主要用于高档汽车涂料、印墨与塑料,与钼铬橙拼色用于户外涂料及粉末涂料;用于PS、ABS着色,亦用于聚丙烯、聚酯的原浆着色,耐热280℃;有的能达到了450℃,用于高档印墨及层压塑料薄膜的包装印墨,有良好的耐灭菌处理性能。 用途: 主要用于塑料、树脂、橡胶、油漆、油墨高档塑料树脂,涂料印花,软质塑胶制品的着色。目前中国国内生产供不应销,国内企业开始大量外销。

微生物基因定向进化有哪些方法

HRP 标记的CLEIA常用的底物为鲁米诺(32氨基邻苯二甲酰肼,lum ino l) ,或其衍生物如异鲁米诺(42氨基邻苯二甲酰肼) , 是一类重要的发光试剂。其结构如图4 所示。鲁米诺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缓冲液中进行,在过氧化物酶及活性氧[ 过氧化阴离子(O 2- ) , 单线态氧(1O 2 ) , 羟自由基(OH·) , 过氧化氢(H2O 2)]存在下,生成激发态中间体, 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光, 其波长为425nm。

早期用鲁米诺直接标记抗原(或抗体) ,但标记后发光强度降低而使灵敏度受到影响。近来用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 进行免疫反应后利用鲁米诺作为发光底物, 在过氧化物酶和起动发光试剂(NaOH2H2O 2) 作用下, 鲁米诺发光, 发光强度依赖于酶免疫反应物中酶的浓度。Kodak Am erliteTM半自动分析系统就是利用这一体系专门设计的。

微生物基因定向进化有哪些方法

其方法通常为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两类,可单独使用,也可交叉进行。

DNA Shuffling技术

编辑

随着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994年美国的stemmer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工分子进化技术——DNA Shuffling(又称洗牌技术),该技术能模拟生物在数百年间发生的分子进化过程,并可在短的实验循环中定向筛选出特定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活性提高几百倍甚至上万倍的功能性突变基因。其基本原理是将来源不同但功能相同的一组同源基因,用DNA核酸酶I进行消化 产生随机小片段,由这些小片段组成一个文库,使之互为引物和模板,进行PCR扩增,当一个基因拷贝片段作为另一个基因拷贝的引物时,引起模板转换,重组因而发生,导入体内后,选择正突变体作新一轮的体外重组。一般通过2-3次循环,课获得产物大幅度提高的重组突变体。

2自然选育

编辑

对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在未经人工诱变或杂交处理的情况下进行分离和纯化(见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然后进行纯培养和测定(见微生物测定法),择优选取微生物的菌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获得优良菌种的几率小,一般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3人工选育

编辑

分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两种。

诱变育种

以诱发基因突变为手段的微生物育种技术。1927年,H.J. 马勒发现X射线有增加突变率的效果;1944年,C.奥尔巴克首次发现氮芥子气的诱变效应;随后,人们陆续发现许多物理的(如紫外线、γ射线、快中子等)和化学的诱变因素。化学诱变因素分为3种:①诱变剂与一个或多个核酸碱基发生化学变化,使DNA复制时碱基置换而引起变异,如羟胺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甲基磺酸乙酯、硝基胍、亚硝基甲基脲等;②诱变剂是天然碱基的结构类似物,在复制时参入DNA分子中引起变异,如5-溴尿嘧啶、5-氨基尿嘧啶、8-氮鸟嘌呤和2-氨基嘌呤等;③诱变剂在DNA分子上减少或增加1~2个碱基,使碱基突变点以下全部遗传密码的转录和翻译发生错误,从而导致码组移动突变体的出现,如吖啶类物质和一些氮芥衍生物(ICR)等。诱变育种操作简便,突变率高,突变谱广,它不仅能提高产量,改进质量,还可扩大产品品种和简化工艺条件。如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青霉素产生菌的效价只有20单位/毫升,经过一系列的诱变育种后,效价已达40000单位/毫升;金霉素产生菌经诱变后,发酵液中又积累了去甲基金霉素;谷氨酸棒杆菌1299经紫外线诱变后,有的能产赖氨酸,有的能产缬氨酸,增加了产品的种类;土霉素产生菌经诱变后,选到了能减少泡沫的突变菌株,从而提高了发酵罐的利用率。诱变育种的不足是缺乏定向性。